《红毛井》全文
- 鉴赏
这首诗《红毛井》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黄赞钧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处井水甘甜、环境独特的场景,并融入了历史变迁与自然生态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首句“荷人凿井得甘泉”,以“荷人”这一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古人开凿井水的过程,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也暗示了井水的珍贵和来之不易。接着,“一勺清湛闹市边”一句,将这口井置于繁华喧嚣的都市之中,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井水的纯净与城市的嘈杂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自然之美的宁静与和谐。
“遗址不随桑海变,怒蛙水浅哭窥天”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句“遗址不随桑海变”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尊重与怀念,即使城市面貌不断变迁,但某些历史的痕迹依然存在,提醒人们不忘过去。后句“怒蛙水浅哭窥天”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青蛙因井水浅而发出的哀鸣,既是对自然生态变化的敏感反映,也是对人类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破坏的隐喻,警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处井水的描写,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变迁与生态保护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