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城(cháng chéng)的意思:比喻具有坚固防御能力的事物或机构。
陈兵(chén bīng)的意思:指军队驻扎在某个地方,准备战斗。
此地(cǐ dì)的意思:指当前所在的地方或此时此刻的情况。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苟全(gǒu quán)的意思:为了苟且保全而放弃原则或道德。
夹道(jiā dào)的意思:指被夹在两者之间,无法自由行动或选择的境地。
鸣弦(míng xián)的意思:指弦乐器发出声音,比喻才情横溢、才华出众。
莫教(mò jiào)的意思:莫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不要教”,表示拒绝他人的指导或教诲。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沙际(shā jì)的意思:沙际是指沙地的边缘,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边际或极限。
四望(sì wàng)的意思:四处观察,四方面都看得很清楚。
司农(sī nóng)的意思:指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也可用来比喻平凡而勤劳的人。
无缺(wú quē)的意思:没有缺点或不足之处,完美无瑕。
徙边(xǐ biān)的意思:指迁徙到边境地区。
枵腹(xiāo fù)的意思:指饥饿到极点,非常饥饿。
勇敢(yǒng gǎn)的意思:形容人勇敢无畏,敢于面对困难和危险。
榆林(yú lí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精神风貌。
御史(yù shǐ)的意思:古代中国官制中的一种职位,负责监察官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
折色(shé sè)的意思:指折断、折磨,形容痛苦或困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榆林地区的壮阔景象与边防的紧张局势。首联“榆林四望黄沙际,千里连墩绝塞天”以辽阔的视角展现了榆林四周黄沙漫漫,远处烽火台绵延至天际的雄浑景象。颔联“夹道陈兵横套口,长城环堑绕延川”则具体描述了边塞之地布满军队,长城蜿蜒于山川之间的防御布置,形象生动。
颈联“徙边御史筹无缺,折色司农计苟全”转而关注边防官员的职责与策略,表达了他们为维护边疆安全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尾联“此地从来多勇敢,莫教枵腹事鸣弦”则赞扬了榆林地区人民的勇敢精神,并寄希望于他们能够保持斗志,即使在物资匮乏时也应坚守岗位,不放弃警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景观和军事布局,以及对边防官员及民众的赞颂,展现了清代边疆治理的风貌,体现了作者对国家边防安全的深切关注和对边疆人民英勇精神的崇高敬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