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适(ān shì)的意思:指人们在安宁舒适的环境中居住和工作,生活幸福愉快。
不存(bù cún)的意思:不存在、无法实现
敢自(gǎn zì)的意思:敢于自我表达和坚持自己的意见。
高望(gāo wàng)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的期望很高。
顾望(gù wàng)的意思:顾念、顾虑
衡霍(héng huò)的意思:指衡量、权衡事物的得失利弊。
狐狸(hú lí)的意思:指狡猾、狡诈的人。
还顾(huán gù)的意思:顾虑,忧虑
豢龙(huàn lóng)的意思:豢龙意指驯养龙,比喻驯服厉害的人或物。
灵台(líng tái)的意思:指人的心灵或思维的宝地,也比喻有才智、有见识的人。
龙刍(lóng chú)的意思:指受人尊敬的人陷入卑微的境地。
马将(mǎ jiāng)的意思:指善于驾驭马匹的人,也用来比喻善于处理事情并能够掌握局势的人。
秣马(mò mǎ)的意思:指给马匹喂食,比喻给人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质条件。
前路(qián lù)的意思:指未来的道路或前途。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盛年(shèng nián)的意思:指人年轻力壮、精力旺盛的时期。
升高(shēng gāo)的意思:提升到更高的位置或状态。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台尚(tái shàng)的意思:指高居官位或地位的人。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燕赵(yān zhào)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两个国家,燕国和赵国,也用来形容国家的边疆。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诗人恽格所作的《古意(其十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燕赵非我乡”揭示了诗人漂泊异乡的境遇,接着“衡霍久见隔”强调了与家乡的遥远距离。登高远眺,“但有狐狸迹”描绘出荒凉景象,暗示了人迹罕至。
“莝彼豢龙刍,秣马将安适”借喂马的场景,寓言自己身处困境,不知何去何从。诗人感叹“盛年亦须臾”,意在说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而前方的道路似乎更加艰难。“还顾望灵台,芜草已盈尺”描绘了心灵归宿的荒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失落。
最后两句“灵台尚不存,憔悴敢自惜”直抒胸臆,表达了即使精神家园已破败不堪,诗人也无暇顾及自身的憔悴,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奈和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苏君厅观韩干马障歌
杜甫歌诗吟不足,可怜曹霸丹青曲。
直言弟子韩干马,画马无骨但有肉。
今日披图见笔迹,始知甫也真凡目。
秦王学士居武功,六印名家声价雄。
乃孙屈迹宁百里,好奇学古有祖风。
竹厅斜日弈棋散,延我直入书斋中。
屹然六幅古屏上,歘见胡人牵入天厩之神龙。
麟鬐凤臆真相似,秋竹惨惨披两耳。
轻匀杏蕊糁皮毛,细撚银丝插騣尾。
思量动步应千里,谁见初离渥洼水。
眼前只欠燕雪飞,蹄下如闻朔风起。
朱崖谪掾从亡殁,更有何人鉴奇物。
当时若遇燕昭王,肯把千金买枯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