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其一》
《西江月·其一》全文
宋 / 陈三聘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诗眼曾逢花面画图还识春娇当年风格妖饶

粉腻酥柔更好。酒晕温香脸,玉慵犹怯轻绡

春风别后又秋高再见应人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娇(chūn jiāo)的意思:形容女子娇媚美丽的样子,多用于形容春天的美景。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风格(fēng gé)的意思:指人或事物的特点、特色和特质,常用来形容个性、作品或风格的特点。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花面(huā miàn)的意思:形容人的表面光鲜、花哨,但内在实力却不足。

酒晕(jiǔ yūn)的意思:指喝酒后出现的面色红润、头晕目眩的状态。

轻绡(qīng xiāo)的意思:指细薄的纱或丝绸。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诗眼(shī yǎn)的意思:形容人眼睛有诗意,富有灵气和艺术感。

温香(wēn xiāng)的意思:温暖而香气扑鼻。

妖饶(yāo ráo)的意思:形容事物或人物异常美丽、动人。

应人(yìng rén)的意思:根据不同的情况和人物作出相应的反应或处理。

再见(zài jiàn)的意思:表达离别时的告别,表示再次见面的希望。

鉴赏

这首《西江月·其一》是宋代词人陈三聘的作品。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的美丽形象和时光流转的情感变迁。

"诗眼曾逢花面",诗人以"诗眼"比喻自己的眼光,表达初次见到女子时如赏花般惊艳的感受,"花面"则形容女子的容貌之美。"画图还识春娇"进一步强调女子的青春活力如同春天般娇艳动人。

"当年风格太妖饶",描述了女子当年的风采异常迷人,"妖饶"二字传达出一种妩媚而引人注目的韵味。接下来的"粉腻酥柔更好",通过描绘女子肌肤的细腻和柔滑,赞美她的内在美。

"酒晕不温香脸",运用酒晕比喻女子微醺时的红晕,增添了她的娇羞和醉人气质。"玉慵犹怯轻绡"则写出女子慵懒的姿态,仿佛连轻薄的纱衣都难以承受,更显其娇弱。

"春风别后又秋高",暗示时间流逝,春风已过,秋天来临,暗指与女子的分别已经很久,季节的变换也象征着人事的变迁。

最后的"再见只应人老",表达了词人对再次相见时可能面对的物是人非的感慨,流露出岁月无情、人事沧桑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致描绘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展现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作者介绍

陈三聘
朝代:宋

陈三聘,宋代诗词家。约公元一一六二年前后在世。字梦弼(或写作“㢸”),南宋吴郡(今苏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高宗绍兴末前后在世。生平事迹无考。工词,有《和石湖词》一卷,入选《强村丛书》传于世。
猜你喜欢

移酌阆风岩得支字

登攀终日不言疲,命赏留欢席数移。

醉卧烟霞中有客,饱看林壑外无奇。

飞梯拂雾垂萝碍,攒石当空古木支。

此地即为真阆苑,何劳逸驾访瑶池。

(0)

夏日同曾中舍明吾汪处士公干显灵道院

仙宫花木芳,炎景驻清凉。

细雨霓裳湿,微风箫管长。

偃松成小榭,卧柳作匡床。

羽士擎金液,芝童扫石堂。

放鱼先凿沼,养鹤预储粮。

不愿携鸡犬,时来访醉乡。

(0)

赋得玉壶冰

凝冰在玉壶,皎洁不藏污。

中实提为有,含光看却无。

倒倾非掌露,圆照类蠙珠。

气冷朝昏澈,明通表里符。

温寒虽异性,坚白岂殊途。

幸得齐清誉,贞心肯自渝。

(0)

南行感怀四十首·其三十三

子云官不调,白首闭玄关。

身世浮云外,风尘久客间。

他乡看落日,故国想秋山。

沙际鸥群戏,悠悠羡汝闲。

(0)

南行感怀四十首·其八

河决惟徐兖,萧条郡国同。

堤防年倍费,薪竹岁论功。

巨浸连天阔,横流出地洪。

怀襄无过此,谁为达宸聪。

(0)

四兄园馆新成喜赋·其一

村居嫌未僻,隔水见精庐。

胜地云烟外,高情翰墨馀。

披花时进艇,倚树日看书。

数过亦何事,清言常晏如。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魏徵 王安礼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