谄道正为著相,谤禅未许知音。
《杂述·其三》全文
- 翻译
- 过分的奉承只为了迎合权势,诽谤禅宗的人也不期望有真正理解者。
人没有最高层次的眼光,佛却具备各种不同的智慧之心。
- 注释
- 谄:过分的奉承。
道:道路,此处指奉承之道。
正:正直,此处指过分。
为:为了。
著:显现,引申为迎合。
相:权势或地位。
谤:诽谤。
禅:禅宗,佛教的一个流派。
未许:不期望。
知音:理解者,知己。
人:人。
无:没有。
第一等眼:最高层次的眼光。
佛:佛。
具:具备。
若干:各种。
种心:不同种类的心智或智慧。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泳的《杂述(其三)》,主要探讨了人性与佛教观念中的某些深刻议题。首句"谄道正为著相",批评了那些为了追求某种外在形式或地位而奉承之道的人,暗示这种行为过于执着于表象。"谤禅未许知音"则指出,对于佛教中的禅宗理解,不是轻易就能找到真正领悟其深意的人,暗示禅宗的玄妙并非表面所能轻易诋毁。
后两句"人无第一等眼,佛具若干种心"进一步深化主题,强调人的认识有限,没有达到超然的洞察力,而佛的境界则包含着无数种智慧和慈悲的心境。这表达了诗人对人性局限性的感慨,以及对佛教中超越世俗智慧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佛教的高远,具有一定的哲理深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锦树行
今日苦短昨日休,岁云暮矣增离忧。
霜凋碧树待锦树,万壑东逝无停留。
荒戍之城石色古,东郭老人住青丘。
飞书白帝营斗粟,琴瑟几杖柴门幽。
青草萋萋尽枯死,天马跂足随氂牛。
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
故国三年一消息,终南渭水寒悠悠。
五陵豪贵反颠倒,乡里小儿狐白裘。
生男堕地要膂力,一生富贵倾邦国。
莫愁父母少黄金,天下风尘儿亦得。
登山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
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
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
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