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尝(bù cháng)的意思:不尝意味着不经历、不尝试,表示对某种经验或感受的缺乏,也可指缺乏对某种事物的了解或经验。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东坡(dōng pō)的意思:指杜甫和苏轼这两位唐宋文学家,也泛指文学才子、文化名人。
风向(fēng xiàng)的意思:指风的方向,也比喻事物的变化或发展趋势。
妇子(fù zǐ)的意思:指已婚的女子,也泛指妇女。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岂不(qǐ bù)的意思:表示反问或加强语气,意为“难道不是吗?”、“难道不会吗?”等。
秋原(qiū yuán)的意思:秋天的原野,指秋季大地辽阔、丰收的景象。
秋晚(qiū wǎn)的意思:秋天的晚上
试作(shì zuò)的意思:指初次尝试作品、文章等。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未尝(wèi cháng)的意思:从来没有尝过,表示从未经历过某种事物或感受。
为人(wéi r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品行和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和方式。
呜呼(wū hū)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哀悼之情。
榛莽(zhēn mǎng)的意思:指草木丛生、茂盛的样子,形容景物繁茂或事物繁杂。
咨嗟(zī jiē)的意思:形容声音微弱,低声叹息。
作花(zuò huā)的意思:指人表现出色、出类拔萃,引人注目。
亡是公(wáng shì gōng)的意思:指事情发生之后,就无法改变,已成定局,不可更改。
-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僖同格的《秋晚行》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的荒凉景象。首句“秋原落日秋坟荒”以简洁的词语勾勒出秋日原野上落日余晖洒在荒芜的坟冢上,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着,“老狐出踞坟穴旁,呼风向月啼晚凉”通过狐狸的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孤寂和阴森之感,狐狸的啸叫与月光下的凉意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道人步屟榛莽中,搴蓬坐指枯??”描绘了一个独行的道士,他在草木丛生之地行走,随手拔起蓬草,指向那枯萎的植物,暗示着生命的衰败。诗人自比“吾与汝皆亡是公”,表达对生死的感慨,认为自己与狐狸都未曾真正离开这个世界,只是生命形态不同。
“尔未尝死我未生”则揭示了诗人对生死轮回的理解,认为死亡并非终点,而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接下来,诗人借用“野磷古血徒相惊”来象征世事无常,而他自己则选择回归平凡生活,与家人围炉品茶,享受片刻的温暖。
最后,“道人夜久犹咨嗟”以道士深夜的叹息收尾,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生死哲学的深深思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秋日黄昏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死问题的哲理探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