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与观志能俱以公事赴北舟至梁山泊时荷花盛开风雨大至舟不相接遂泊芦苇中余折芦一叶题诗其上寄志能》
《余与观志能俱以公事赴北舟至梁山泊时荷花盛开风雨大至舟不相接遂泊芦苇中余折芦一叶题诗其上寄志能》全文
元 / 萨都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题诗芦叶雨斑斑底事诗人不奈閒。

满浦荷花开欲遍,客程五月过梁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斑斑(bān bān)的意思:形容颜色斑驳、多样。

不奈(bù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或无法承受的困境或痛苦。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过梁(guò liáng)的意思:指过河或过桥,比喻度过困难或克服障碍。

荷花(hé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或文化修养深厚。

客程(kè chéng)的意思:指客人的行程或旅途。

梁山(liáng shān)的意思:指英雄聚集的地方,也用来形容人才济济的地方。

诗人(shī rén)的意思:

[释义]
(名)写诗的作家。
[构成]
偏正式:诗(人
[例句]
曹操是一个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作宾语)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诗描绘了一幅夏日行舟的画面。"题诗芦叶雨斑斑",寥寥数语便勾勒出诗人身处风雨之中,于一片芦苇丛中避难,随手折下一片芦叶题诗寄情的情境。"底事诗人不奈閒",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在忙碌公事之余,面对闲暇时光的无奈和感慨,流露出淡淡的孤寂。

"满浦荷花开欲遍"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五月时节,荷花盛开,本应是赏心悦目的美景,但在诗人眼中却因风雨而显得凄美。"客程五月过梁山"则点明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即使在这样的天气里,仍需继续前行,走过梁山。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与个人心境的对比,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闲适与忙碌、欣赏与疲惫,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以芦叶为载体,寓情于景,表达了丰富的内心世界。

作者介绍
萨都剌

萨都剌
朝代:元   字:天锡   号:直斋   籍贯:其先世为西域   生辰:约1272—1355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猜你喜欢

送广州刘叔治倅钦州兼守事

天涯亭畔拥提屏,丹荔黄柑满去程。

皂盖却迎新别驾,碧幢应忆老先生。

象蹄印雨归蛮国,鲸鬣掀潮撼海城。

曾是乡贤分守处,试寻醉石共题名。

(0)

张可大甥与古愚家兄游阳孟岩已废而旧日之山屹然独存有诗因次其韵

笑推窗户揖青山,茶鼎松风入耳潺。

老去已知今世错,贫来剩得此身閒。

漱流枕石心长在,涉水穿林步已难。

六十年来醉题壁,那知尚在白云间。

(0)

次韵徐学正九日

秋逢重九亦将阑,换得黄花青草颜。

节物只能催我老,人生那得似云閒。

有心采菊非知菊,无意看山却见山。

欲识渊明得真趣,夕阳倦鸟正飞还。

(0)

鳌山阁

阁上南薰声作秋,俯看木末翠光浮。

倚窗忽见金鸡落,滚出前溪一线流。

(0)

静晖楼晓坐

岭宿寒云薄,楼迎晓日斜。

危檐排语雀,落木点啼鸦。

佛鼓依山寺,炊烟隔岸家。

移时收足坐,清兴会烟霞。

(0)

次韵易高士

新诗叹干戈,流移痛眼边。

公若据要路,不惜金躯捐。

同舟曾有约,傥行亦忧煎。

政恐无此吟,掩卷空自怜。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