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冯坦的《句》系列之十六,通过“店荒任客来争席,郊迥无人可问程”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世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句“店荒任客来争席”,描绘了一幅荒凉旅店的画面,却意外地展现出一种开放与包容的姿态。即使店已荒废,仍有客人前来,争着占据座位。这不仅反映了人对于休息和交流的本能需求,也暗喻了即使在最不被期待的地方,也可能存在着交流与互动的可能性。荒凉与热闹的对比,给人以深思:在看似废弃的空间里,依然有人性之光的闪烁。
次句“郊迥无人可问程”,则将视角转向广阔的郊外,环境的空旷与孤独感油然而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连询问道路的人都找不到,仿佛置身于一个与外界完全隔绝的世界。这种孤独与迷茫,与前一句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了对人生方向和归宿的追问。它提醒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未知和不确定,而如何在孤独中找到前行的方向,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课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探讨了人在自然与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在面对孤独与不确定性时的内心状态。它既是对个体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一种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榆次林明府
无嗟千里远,亦是宰王畿。
策马雨中去,逢人关外稀。
邑传榆石在,路绕晋山微。
别思方萧索,新秋一叶飞。
社日寄崔都水及诸弟群属
山郡多暇日,社时放吏归。
坐阁独成闷,行塘阅清辉。
春风动高柳,芳园掩夕扉。
遥思里中会,心绪怅微微。
和友人
闭门同隐士,不出动经时。
静阅王维画,闲翻褚胤棋。
落泉当户急,残月下窗迟。
却想从来意,谯周亦自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