衲坏蒙头寒自若,烛烧见跋夜将阑。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乙 卯 岁 除 宋 /刘 克 庄 井 灶 萧 条 岁 又 残 ,呼 童 扫 地 具 杯 盘 。村 舂 堪 笑 生 涯 俭 ,家 祭 方 知 拜 起 难 。衲 坏 蒙 头 寒 自 若 ,烛 烧 见 跋 夜 将 阑 。卧 闻 傩 鼓 咚 过 ,不 与 诸 孙 作 伴 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拜起(bài qǐ)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在某种情况下突然出现或崛起。
杯盘(bēi pán)的意思:形容宴会上酒杯和盘子的摆设。
不与(bù yǔ)的意思:不互相交流或接触
村舂(cūn chōng)的意思:指农村中负责磨粮食的人。
家祭(jiā jì)的意思:指家人为祭祖先而进行的祭祀活动。
井灶(jǐng zào)的意思:井灶是指家庭中的井和灶,比喻生活安定、家庭和睦。
堪笑(kān xiào)的意思:非常可笑,令人发笑的事物或情况。
傩鼓(nuó gǔ)的意思:指人们聚在一起共同努力,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一项艰巨的任务或目标。
扫地(sǎo dì)的意思:指清理、整理、打扫地面。也比喻清除污秽、整顿秩序。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萧条(xiāo tiáo)的意思:形容经济不景气、商业低迷或生活困顿。
诸孙(zhū sūn)的意思:指众多的孙子,表示后代繁多、子孙众多。
自若(zì ruò)的意思:形容人的举止自然、从容,不受外界干扰。
作伴(zuò bàn)的意思:一起行动或者陪伴在一起
- 注释
- 井灶:厨房。
萧条:冷清。
岁又残:岁月已近尾声。
呼童:唤来童子。
扫地:打扫地面。
具杯盘:准备餐具。
村舂:村庄舂米声。
生涯俭:生活简朴。
家祭:家庭祭祀。
拜起难:起身行礼的艰难。
衲坏:破旧的僧衣。
蒙头:盖住头。
烛烧:蜡烛燃烧。
夜将阑:夜色渐深。
傩鼓:驱邪的鼓。
鼕鼕过:咚咚作响。
诸孙:孙子们。
作伴看:相伴观看。
- 翻译
- 厨房冷清,岁月已近尾声,唤来童子打扫地面,准备餐具。
村庄里的舂米声让人笑我生活简朴,家庭祭祀才让我意识到起身行礼的艰难。
破旧的僧衣盖住头,即使寒冷也泰然自若,蜡烛燃烧,夜色渐深。
躺床上听到驱邪的鼓声咚咚作响,我独自度过,没有孙子相伴观看。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年末场景,通过对寒冬生活琐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农家在岁暮时节的艰辛与温馨。首句“井灶萧条岁又残”,以冰冻的井水和枯萎的灶柴烘托出年关临近、天气严寒的氛围,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岁月匆匆的感慨。随后的“呼童扫地具杯盘”则转向家中,孩子们在大人指挥下忙碌着准备过年所需的物品,显得生活虽简陋但充满了节日的喜悦。
“村舂堪笑生涯俭”,写出了农人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报以乐观态度,他们虽然清贫,但面对困境仍能保持乐观。紧接着,“家祭方知拜起难”则描绘了年终祭祖的场景,通过拜祭的动作传达出尊老敬宗的传统美德及行动上的不易。
“衲坏蒙头寒自若”,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在严寒中依然泰然自若的情状,反映出了农民阶层对生活困境的适应与坚忍。而“烛烧见跋夜将阑”则通过燃烧着的蜡烛和即将过去的夜晚,渲染出岁末守候新年的静谧与期待。
最后,“卧闻傩鼓鼕鼕过,不与诸孙作伴看”,诗人躺在床上听到了外面传来的傩鼓声,但他没有和孙辈们一起去观看,这既可能是因为年迈难以行动,也可能是对生活已有了超然物外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寒冬农家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农民在困苦中仍不失传统美德与乐观精神,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个人对于岁月流逝和生活境遇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