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连馀蕊在,深映乱荷低。
脆美知新采,近根犹带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荷花采摘场景,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述,展现了荷花的鲜美与自然之趣。
"莲房前后熟,供啖不须齐。" 这两句写出了荷花已经成熟,但并不需要一次性全部采摘,可以根据需要逐渐采食,这种描写传达了一种从容不迫、享受生活的态度。
"肉嫩山蜂子,棱深天马蹄。" 山蜂子的形象,用来比喻荷花的嫩滑,而“天马蹄”则形象地表达了荷花中空的部分形状,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荷花之美。
"尚连馀蕊在,深映乱荷低。" 这里描绘的是荷花还带着未完全开放的花蕊,而它们被深深地映照在水中,与周围的荷叶交织成一片繁密的景象。
"脆美知新采,近根犹带泥。" 最后两句强调了荷花的脆嫩与美味,以及它的新鲜度,还有它被采摘时带着的泥土,这些细节增添了一份生动感和真实感。
整首诗通过对荷花外形、质地、成熟程度以及采食状态的细致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切体验,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怀。
独卧晓慵起,梦中千万山。
推窗烟云满,一笑咫尺间。
袅袅美人妆,金碧粲笄鬟。
素波净如镜,绿蘋点溪湾。
美哉笔墨工,貌此意度閒。
孤禽立圆沙,渔舟远来还。
我方厌阛市,坐对忘朝餐。
安得林下扉,深居长掩关。
忆昔开元全盛时,海陵官漕米流脂。
丁男老不识兵器,九牧长途不拾遗。
宫中君明臣告老,天下夫和妇循道。
蛮夷玉帛涉海来,海平远接三山岛。
仁人为邦未百年,民间斗米七千钱。
海陵官漕忽中阻,大舶灭没鱼龙渊。
潢池弄兵本赤子,渤海老臣能料理。
如何嫉作豺虎丛,岛国称孤奸万死。
花卿猛将乱国章,太阿倒持不可当。
君不见木兰杀贼谢天子,赏功岂愿尚书郎。
撑烟蹙雾青螺影,春山共人俱瘦。
磴窄扫苔,斑冷沈沈清昼。昔游还省否。
只惊得、落花偏骤。树窟鹰呼,石潭鱼静,夕阳时候。
生就薜萝心,登临处、依依几番回首。
万绿又天涯,醉东风如酒。危阑留恋久。
更遥看、五湖云厚。怎肠断、一一鹃声,送晚篷归后。
曲径旁蹊,三百六十,门门不同。
若泥在一身,终须着物,离于形体,又属顽空。
无有兼行,如何下手,两下俱捐理不通。
修真士,若不知玄窍,徒尔劳工。些儿妙处难穷。
亲见了、方能达本宗。
况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观之似有,觅又无踪。
个个见成,人人不识,我把天机泄与公。
玄关窍,与虚无造化,总在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