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音斋》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清音斋》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高雅的书斋中聆听石泉与风竹交织而成的自然音乐,以及这种音乐带来的独特感受。
首句“石泉风竹是金丝”,以“金丝”比喻石泉与风竹发出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这两种自然元素在特定环境下所呈现出的和谐与美妙。这里的“金丝”不仅指声音的质感,也暗示了其珍贵与高雅,仿佛是天籁之音,纯净而富有韵律。
次句“每坐高斋一听之”,点明了诗人常常在高雅的书斋中静心聆听这自然之声,表达了他对这种声音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里“高斋”不仅指物理上的高度,更象征着精神上的高洁与超脱。
第三句“今日清音有别调”,转折处揭示了今日所听之音与往常有所不同,暗示了某种变化或新发现。这种“别调”可能是自然界中的一次特别现象,或者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使得他对同一场景下的声音有了新的感悟。
最后一句“绿蕉不语却能知”,以“绿蕉”作为意象,它虽未发声,但似乎能理解或感受到这不同寻常的音乐。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赋予绿蕉以感知力,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共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心灵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表达,展现了清幽高雅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