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育(ā yù)的意思:指人们对于长寿、健康、幸福的祝愿。
本来(běn lái)的意思:原本,本身应该如此
财施(cái shī)的意思:指财物的慷慨施舍。
春山(chūn shān)的意思:春天的山景,形容景色美丽、宜人。
辞官(cí guān)的意思:指官员主动辞去官职,不再担任公职。
法施(fǎ shī)的意思:指以法律的方式施行政策、法规、制度等。
化城(huà chéng)的意思:指城市被征服,变得荒废、无人居住。
梨果(lí guǒ)的意思:指两样东西或人物相似,无法区分或分辨。
芒鞋(máng xié)的意思:形容穷困潦倒,没有鞋子穿。
匹如(pǐ rú)的意思:形容相似、相配得恰如其分。
颇梨(pō lí)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物在某一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或程度。
娑婆(suō pó)的意思:指尘世间,尘世的烦恼和纷扰。
踏春(tà chūn)的意思:指春天踏青游玩,也可比喻人们在春天中放松心情,享受生活。
檀越(tán yuè)的意思:指有德行高尚、善良慷慨的人。
效法(xiào fǎ)的意思:学习模仿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一法(yī fǎ)的意思:指一种方法、一种途径。
中天(zhōng tiān)的意思:指太阳高悬在天空中央,形容光明照耀、非常明亮。
着脚(zhe jiǎo)的意思:指事物有了根基或基础,可以稳定地发展或生存。也可用来形容人有了工作或生活的依靠。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题为《普晦去吏为道人为伯玉中丞募建肇林精舍值岁俭鲜应予辞晋臬未上聊出馀俸助之走笔短歌以赠》。诗中表达了诗人普晦放弃官职,投身于佛教修行的决心,以及他对贫困环境募款困难的感慨。诗人以“我欲效法施,本来无一法”表达自己追求佛法的纯粹,不拘泥于形式;“我欲效财施,匹如病阿育,一颇梨果作檀越”则比喻自己虽贫穷但愿意尽微薄之力,如同生病的阿育捐赠最小的财物。他与朋友辞去俗务,穿上芒鞋共游寒山,象征着他们追求精神解脱的生活。
“化城原在中天里,始信娑婆着脚难”一句,化用佛教典故,暗示修行之路艰难,如同寻找隐秘的化城(佛教中的理想之地),而现实世界(娑婆)的困苦使前行更为不易。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放下和对精神追求的坚定,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再咏看芙蓉答沈文举
淮海秋高宸阙下,客袖飘萧怯凉雨。
翩然步向庭阶看,一笑芙蓉红半吐。
朅来濠梁今五年,繁华每惜青春前。
庄周台东芳草绿,绕床化蝶成孤眠。
先生近入黉宫住,佩玉花还喜相遇。
秋色于人亦有情,把酒何辞斜日暮。
斯文万代肺腑亲,食前岂必罗八珍。
集裳骚客楚天远,悠悠江水空愁人。
锦城慨想当年事,富贵宁为身后计。
笑谈历历襟怀开,会聚风流那复易。
凤城北风天早寒,物华恋恋良已难。
拒霜须令慰晚节,肯容霜后愁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