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郑园和张水南司成韵三首·其三》
《游郑园和张水南司成韵三首·其三》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七言律诗

郑谷园居我兴同,吾园遥隔海云东。

一春坐忆浦南雨,此日来江上峰。

返照催归路暝,昏鸦齐噪满林风。

草堂净榻容相借,卧听城西野寺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堂(cǎo táng)的意思:指简陋的茅草房,比喻清贫的居所。

催归(cuī guī)的意思:催促归还

返照(fǎn zhào)的意思:指月亮反射在水中的景象,比喻事物的形象或声誉在别人那里反射回来。

归路(guī lù)的意思:指回家的路或返回原处的途径。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日来(rì lái)的意思:日子一天天过,时间不断流逝。

上峰(shàng fēng)的意思:指达到事物的最高点或最佳状态。

野寺(yě sì)的意思:指没有经过修缮、管理的庙宇或寺院。

郑谷(zhèng gǔ)的意思:指人心灵深处的秘密或隐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孙承恩与友人郑谷一同游览郑谷的园居之所的情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里园中雨声、江上山峰、返照余晖以及昏鸦齐鸣的生动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首句“郑谷园居我兴同”,开篇点明了游览的对象和诗人的兴致,表达了对友人园居生活的向往和共鸣。接着,“吾园遥隔海云东”一句,以海云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郑谷园居与诗人所在之地的距离感,同时也暗示了两人友情的深厚,即使相隔遥远,心却紧密相连。

“一春坐忆浦南雨,此日来瞻江上峰”两句,通过对比春日的回忆与现实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眼前景色的欣赏。浦南的雨,江上的峰,都是自然界的美好元素,它们在诗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他情感寄托的对象。

“返照渐催归路暝,昏鸦齐噪满林风”描绘了夕阳西下,光线逐渐暗淡,归鸟齐鸣,林间微风吹拂的景象。这一幕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旅程即将结束,归家的时刻即将到来。

最后,“草堂净榻容相借,卧听城西野寺钟”两句,表达了诗人愿意在友人家中借宿,享受宁静夜晚的意愿。同时,通过“卧听城西野寺钟”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和谐,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剪牡丹.题江霞公海天飞絮图

懵懂疑云,冥濛胜雪,扰乱一天晴色。

勿笑东风,弄春光无力。

苍茫独立哦诗,江城五月,落梅不假吹笛。

海上成连,有鹭鸥相识。打头天地都窄。

御寇风、九垓鹏翮。

踪迹怕沾泥,谢绝浪飞,关山南北。

与人竞路悔畴昔。纵化池萍,空作可怜碧。鸦墨。

任万千结阵,相忘皂白。

(0)

鹧鸪天.疝气发,入玛丽医院割治

制锦操刀未勒勋。伐毛洗髓又纷纭。

火烧木佛求灵骨,肠断巫猿悟脆身。

生死事,过来人。五年巡狩记环循。

弹丸蕞尔江东窄,三割终须一掷沦。

(0)

水龙吟.惠山酌泉

酒痕黯淡尘襟,茂陵渴抱看山病。

莺声招我,螺鬟笑客,溪回路近。

腰怯登临,眼馋苍翠,一池烟暝。

问山灵旧约,蹉跎十载,凭阑处,迷前径。

清绝吟魂待醒。傲卢仝、香生瓯茗。

濠梁兴味,沧波身世,浮沈同证。

芒秃诗肠,芡磨菱角,老来心性。

向斜阳徙倚,峰巅瘦塔,伴臞仙影。

(0)

一斛珠

黄沙漠漠。穹窿方垒金棺托。神巫炼骨珍灵药。

地久天长,何事南山椁。疑冢漳滨终觅著。

茂陵玉碗人间落。形骸留得终缠缚。

捣麝成尘,何似归寥廓。

(0)

菩萨蛮

从前曾嫁金龟婿。齿痕恩爱红留臂。呼婢买胭脂。

旋歌弃妇词。繁华非我福。生性贪幽独。

弥勒许同龛。春风休卷帘。

(0)

锦帐春.吴淞和约成后作,用稼轩体

动地惊雷,欺花骤雨。正春困、鹧鸪庭户。

霎时晴,残醉醒,又燕莺歌舞。有谁知苦。

送客尊罍,割鲜刀俎。敲梦断、邻家砧杵。

楚江皋,神女佩,抵阳关旧谱。有人堪语。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