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白云时映旧山青”,以白云与青山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然。白云飘渺,山色青翠,两者结合,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寓意着心灵的自由与高远。
次句“竹锁薄烟露几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的意境。竹林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几根竹叶在晨露中显得格外清新,这一景象既表现了清晨的宁静与生机,也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第三句“虚室夜寒秋月迥”,将视角转向夜晚,描绘了一个空旷而寒冷的秋夜场景。虚室意味着内心世界的空灵与纯净,夜寒则暗示了孤独与寂寞,而秋月迥则强调了月光的明亮与遥远,形成了一种对比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宁静的追求和欣赏。
最后一句“雁回遥听可三更”,以南归的大雁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与期待。雁群南飞,穿越夜空,其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回荡,似乎能听到时间的流逝,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与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与诗人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过梅岭感兴·其二
步过梅关西,忽忽如梦归。
屈指十五年,始踏乡土坨。
爵新人惟旧,安足为盈亏?
维有耿耿心,七圣不能迷。
七圣如皆迷,神明自合知。
手写王道疏,奉赋同游诗。
岂谓天盖高,自是诚悃微。
乘流下曲江,矢心酌武溪。
焚香拜两贤,俯仰正悽悲。
悽悲无奈何,歌啸徒嘘欷。
意难忘.题内侄陆键志悼亡诗册
花谢春阑。奈交柯玉树,吟作孤鸾。
声声悲咽泪,字字痛摧肝。诧噩梦,阻人天。
化鹤赴真仙。怕重提、七年伉俪,都付哀弦。
那堪檐雨灯前。剩帷屏仿佛,感触当年。
芳尘空绩水,遗迹渺云烟。抚老鬓,读佳篇。
无限写辛酸。带愁听、秋蝉落叶,旅雁呼寒。
貂裘换酒.呈某先生
四壁秋虫叹。向孤灯、重门静掩,听残更箭。
百辈时交休说起,略略山移物换。
便各自、兽离禽散。
十事九场都一样,悔年来、不著孤游论。
差看破,世情半漫漫长夜何当旦。
待安排、一丘黄土,埋头盖面。
水复山穷谁料得,直道而今还见。
纵万死、也都无怨。
何况青蝇能作吊,只瞻韩、未展平生愿。
算此是,平生恨。
一枝花.秋蝶
二月相逢后。正见凉秋篱豆。玉阶前几日,长苔绣。
艳影交飞,略比春前瘦。无酒无花候。
莫更兜人,有些离恨迤逗。闲幔消长昼。
漫道诗情依旧。薄罗歌扇冷,舞裙皱。
桂小香寒,怎似牡丹双宿。晴日金钗溜。
为报西风,尽他罗袖消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