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仙》
《水仙》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七言绝句

罢散天花紫坛,露横秋袂水鸣环

凌波欲接君王去,又恐繁霜不耐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罢散(bà sàn)的意思:解散、散去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繁霜(fán shuāng)的意思:指寒冷的冬天,冰雪覆盖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事物繁盛或繁华之后的凋零。

横秋(héng qiū)的意思:横秋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意思是指年纪已老,行为仍然像秋天一样嚣张猛烈,不服老。形容人老而不知退休,仍然保持着年轻人的激情和活力。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凌波(líng bō)的意思:在水面上行走,形容轻盈灵活。

鸣环(míng huán)的意思:指在紧急情况下敲击警钟或敲鸣铃铛,发出警报。

耐寒(nài hán)的意思:指能够忍受寒冷的能力或品质。

天花(tiān huā)的意思:形容言辞夸大,夸张不实。

紫坛(zǐ tán)的意思:指皇帝的宝座或官职,也用来比喻权力高位。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水仙花的形象,诗人祝允明以细腻的笔触将其与神话中的仙子相联结。"罢散天花下紫坛",暗示水仙在秋日的阳光下盛开,如仙子从天而降,降临于紫色的祭坛,显得庄重而神秘。"露横秋袂水鸣环",进一步描绘水仙花瓣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仿佛仙子衣袂轻拂,水声环绕,营造出一种清冷而优雅的氛围。

"凌波欲接君王去",将水仙比作想要接近君王的仙子,展现出其高贵的姿态和对人间的关注。然而,"又恐繁霜不耐寒",诗人笔锋一转,揭示了水仙对于严冬的畏惧,暗示了其娇嫩的生命力和对温暖环境的依赖。整首诗通过象征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水仙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题江南春晓图

忽从林杪见朝晖,湿峤轻云半欲飞。

何惜扁舟并画我,要从沙际望春归。

(0)

上蔡太师生辰二首·其一

万古储英气,生贤镇庙祧。

方春回暖律,随帝下神霄。

早岁陪兴运,清忠服迩僚。

三篇俱命说,两纪独承尧。

为国隆堂陛,中天斡斗杓。

光华归使牒,宁谧载民谣。

九牧金成鼎,三山石峙桥。

元圭来旧锡,神宝献新雕。

堂起房心次,音谐角徵韶。

车书人一统,符瑞岁千条。

璧海材逾盛,沙场虏不骄。

献琛皆累译,入彀有垂髫。

郭解双封国,班超五日朝。

嘉谋从昔合,奕业更谁昭。

眷礼群臣异,恩光此日饶。

授图开地壮,傍阙筑堤遥。

供帐移金屋,歌钟实绮寮。

名园藏茂密,华阁耸岧峣。

诏跸纡临幸,宸毫纪宴招。

弟兄联衮绣,孙子列蝉貂。

印琢金为彩,鱼悬玉在腰。

中姻连筑沁,外族缀涂椒。

帝子传杯勺,宫墙有鼓箫。

果新无独享,羹美或亲调。

(0)

次韵董禹川二首·其一

江山怪我数能来,政坐刀斤赦不才。

生理喜于鱼得计,交情羞似鸩为媒。

烟尘回首烽三月,花柳关情酒一杯。

日夜故园归梦好,忆冲细雨斸蒿莱。

(0)

次韵李元亮

水宿山行十日归,李侯应恨尺书迟。

遥知雨别风流后,直到秋高木落时。

负郭生涯千亩竹,长年心事四愁诗。

与君家世如兄弟,岁晚同为丘壑期。

(0)

次韵周圣举清溪行二首·其一

君不见国家有纪狂童干,一溪百绕山千盘。

竹兵草草儿戏尔,震泽以南心为寒。

初如妖禽啸月晓,忽作聚蚋奔醯酸。

九重夜半出秦甲,一麾万里春农安。

书生那知破贼事,且复雪涕论悲端。

忆初仓惶挺身走,江湖满地皆惊湍。

仲宣何暇守漳浦,子美仅能投锦官。

朝愁烽连海峤起,暮恐彗扫星河翻。

忍饥怖死头抢地,破釜跃鱼苔渍冠。

尔时身世狭于掌,俯仰宇宙何时宽。

只今同喜风尘定,慎勿忘忧耽酒圣。

要须剩作舂陵行,为洗吴儿百年病。

(0)

朱致祥教谕饮酒奕棋与仆略相上下不见旬日作二诗招之·其一

终日沉机喜欲迷,一枰胜负未全低。

清秋九月江头路,不见门前瘦马嘶。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