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通 判 白 同 朝 散 见 别 宋 /苏 颂 乐 土 民 勤 不 带 牛 ,观 农 时 得 看 耕 楼 。老 惭 卧 阁 思 投 绂 ,恩 假 祠 宫 换 典 州 。就 第 未 荒 三 径 菊 ,过 江 无 俟 五 湖 舟 。题 舆 别 乘 方 腾 逸 ,讵 肯 相 从 物 外 游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乘(bié chéng)的意思:劝告别人不要跟随或效仿别人的错误行为。
乘方(chéng fāng)的意思:指利用某种力量或手段,使某人或某事物得以发展壮大。
从物(cóng wù)的意思:指从事物体中得到某种东西或效益。
恩假(ēn jiǎ)的意思:指以恩惠待人,不计较对方的过错或过失。
过江(guò jiāng)的意思:指越过江河,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就第(jiù dì)的意思:第一,首先,最先。
讵肯(jù kěn)的意思:表示不肯、不愿意。
乐土(lè tǔ)的意思:指人们快乐、幸福的居住地。
农时(nóng shí)的意思:农时是指农业生产中的时节、季节。它是农民根据气候变化和作物生长的特点,进行农事活动的时间安排。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祠宫(cí gōng)的意思:祠庙宫殿。也用来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
腾逸(téng yì)的意思:形容飞驰或奔腾而去,形势迅猛,气势磅礴。
题舆(tí yú)的意思:指对文学作品、文章等进行点评、评价。
投绂(tóu fú)的意思:投绂是指投降、归顺。原指古代战争中,败军投降后把帽子扔向敌方以示归顺。现多用来比喻向对方屈服,表示投降或顺从。
土民(tǔ mín)的意思:指农民或农村居民。
物外(wù wài)的意思:超越尘世的境界,指人们追求超脱物质欲望的心境。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相从(xiāng cóng)的意思:相互追随、相互依附、相互跟随
- 注释
- 乐土:理想的、幸福的地方。
民勤:百姓勤劳。
耕楼:观察农事的高台。
惭:感到惭愧。
卧阁:躺在床上。
投绂:辞官归隐。
祠宫:祠庙。
未荒:未被荒废。
三径菊:自家门前的三条小路和菊花,象征隐居生活。
五湖舟:泛舟五湖,指隐居江湖。
题舆:乘坐简陋的车。
别乘:副车,备用的车。
腾逸:飞驰,自由自在。
物外游:超脱世俗的游历。
- 翻译
- 在那快乐的土地上,百姓勤劳不用牵牛,观赏农事可以登上耕楼。
年迈的我惭愧地躺在阁中,想着要辞官归隐,有幸能在祠庙任职以换取新的州郡之职。
即使居住的居所还未荒芜,仍有三径菊花陪伴,想过江也不必等待五湖之舟。
乘坐着简陋的车驾出行,我正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怎肯随你们一同去超脱尘世的游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苏颂在田园生活中所见的和谐景象。首句"乐土民勤不带牛",反映出当地人民勤劳,无需役使牛力耕作,生活富足而自给自足。"观农时得看耕楼",诗人亲自观察农事,寓含对农事的关心和对民生的关注。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自己年迈体衰的感慨,"老惭卧阁思投绂",意为自己年岁已高,本应辞官归隐,但因朝廷恩惠得以在祠宫任职,代替他原本的职位。"恩假祠宫换典州",体现了他对朝廷的感激之情。
诗中提到的"三径菊"和"五湖舟"皆是隐逸生活的象征,表明诗人虽然身在官位,但仍向往着闲适的田园生活。"题舆别乘方腾逸",暗指友人白同散官出行,自由自在,而自己则未能如愿随行,"讵肯相从物外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与友人无法一同归隐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诗人的心态变化,展现了宋代士大夫在仕途与隐逸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野翁吟
野翁本儒士,颇有山水缘。
葛巾石壁挂,藜杖春云穿。
文章不自衒,质实全其天。
深嗟流俗人,二氏习已坚。
亲死不土葬,焚尸骨已捐。
野翁泣为言,五避礼所先。
焚弃固足罪,拘忌亦可怜。
流俗闻此语,涕泗皆潸涟。
纯孝能锡类,人心本同然。
彼哉浊世人,心迹与书悬。
高价售名誉,捷径媒宠权。
谆谆教孝义,野翁真世贤。
赠张子明奉使归维扬
幕府张佳士,乃是张公孙。
华裾照秋水,彩笔辉朝暾。
不作山泽癯,弓剑思高骞。
东风紫骝马,白日薇花垣。
草檄毡雪合,击楫江水浑。
既殪豺与虎,复潜蛟与鼋。
鲁连货无取,介子功不言。
长揖谢上官,振袂归故园。
扬子夜月棹,竹西春雨尊。
于焉得真乐,暂尔忘尘喧。
南山雾隐豹,北海风搏鹍。
时哉奋高举,万里宾帝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