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少司马陈公二首·其二》
《答少司马陈公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卢龙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极目群峰外,长江复渺瀰。

颇存枥马志,却冒海鸥疑。

望逐前驱远,功方后进迟。

丹山多穴凤,次第见来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次第(cì dì)的意思:表示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次序进行,一个接一个地进行。

丹山(dān shān)的意思:指红色的山岭,比喻忠诚坚定的信仰或立场。

海鸥(hǎi ōu)的意思:指人或物在困境中得到解救或摆脱困境。

后进(hòu jìn)的意思:指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进展缓慢、落后的人。

极目(jí mù)的意思:极目指的是向远处极目远望,形容目光远大、眼界宽广。

见来(jiàn lái)的意思:指事物表面上的情况或现象,可以看出内在的本质或趋势。

来仪(lái yí)的意思:指客人到来或者重要的事情即将发生。

枥马(lì mǎ)的意思:指马匹在马槽中吃草,比喻人在安乐中迟滞不前。

前驱(qián qū)的意思:前驱指的是前面引领或开创道路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指前人的先驱或开创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极目远眺,所见到的壮丽景色与内心深处的情感交织。首句“极目群峰外,长江复渺瀰”以开阔的视野开始,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无垠的自然景观之中,群峰与长江在远方交汇,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浩瀚。

接着,“颇存枥马志,却冒海鸥疑”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一匹怀揣着驰骋沙场之志的战马,同时又对海鸥的自由生活心生向往,表达了诗人既有追求功名的雄心壮志,又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这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是许多古代文人墨客共有的情感体验。

“望逐前驱远,功方后进迟”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遥望前方,似乎在追寻着某种目标或理想,但又感叹自己的努力与成就似乎总是落后于他人,体现了对时间流逝、个人成长速度与社会期待之间落差的感慨。

最后,“丹山多穴凤,次第见来仪”以凤凰栖息于丹山的美丽景象作结,象征着美好的未来与希望。这里的“丹山”、“穴凤”都带有吉祥之意,暗示诗人虽然面对现实中的种种挑战和不如意,但仍对未来充满乐观与期待,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辉煌时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既对现实世界有所追求,又对理想生活抱有憧憬的复杂心态,以及在追求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喜悦、挣扎与希望。

作者介绍

卢龙云
朝代:明

广东南海人,字少从。万历十一年进士。授马平知县,补邯郸,治行为诸县之最。复补长乐,以忤权要,左迁江西藩幕。累官至贵州布政司参议。有《四留堂稿》、《谈诗类要》。
猜你喜欢

题画

大山如龙欲飞去,小山盘盘如虎踞。

近山晴露两三峰,远山微茫不知数。

刘君家住山之陬,苍藤古水凉阴稠。

步月频穿花里径,看云别起水边楼。

隔林松吹含清响,古色莓苔和雨长。

案头六籍时卷舒,沙上群鸥日来往。

近年得志上天衢,皇华四牡常驰驱。

道逢江阴何太守,为写江南山水图。

朝回挂向碧窗晓,蒲幅烟岚寒悄悄。

坐中都似旧游踪,只欠清音一啼鸟。

(0)

竹咏

击节歌离骚,湘灵招不得。

开门看月明,幽篁倚苍石。

春风千万花,花落春无迹。

此君冷淡姿,常有好颜色。

(0)

哀菊庄陈先生辞

紧羲画兮开天,三圣作兮朗以宣。

胡元圣之孔神兮尚折摘而绝编。

于天其浩浩兮海其渊渊。

伟若人之卓识兮,弗中慑兮力绵。

耽嗜矻矻兮佔哔以穷年。我欲之兮峻山修川。

溘长逝兮徒糟粕之攸传。噫嘻吁兮将孰与言。

洒弱翰兮弹哀弦。溯长风兮寄予怀之惓惓。

(0)

朕因去冬未雪忧怀莫释夙夜竭诚祈祷于惊蛰后二日荷蒙上天鉴佑春雪下降朝野同欢因成一律用志欣庆

霢霂愆期忧岁俭,临轩愁咏悯农歌。

三冬望雪心如渴,此日飞英气始和。

苍昊垂慈施恺泽,黔黎有幸沐恩波。

遥思九土应同庆,积素凝华知几多?

(0)

仲秋月夜感怀

碧天皓魄印长空,嘹呖初闻度塞鸿。

榴子结成崖石畔,桂香飘入渚烟中。

溪环松老重添翠,岩映枫疏半缀红。

追忆昔年秋夜宴,不禁此际感西风。

(0)

宝镜奁开升自东,星疏云净正秋中。

从看圆洁今宵满,即此晶辉万古同。

奕奕荣光蟾吐彩,溶溶澄景水明空。

当筵坐爱团圞好,时得香飘桂子风。

(0)
诗词分类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诗人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