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夜深》全文
- 注释
- 虚堂:空旷的房间。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独坐:独自坐着。
书灰:烧过的书籍留下的灰烬。
春雪:春天的雪。
霁:雨雪停止,天晴。
半峰:半山腰。
残月:月亮尚未完全落下,只剩一部分在天空中。
溪冰:结冰的小溪。
- 翻译
- 寂静的书房里听不见更漏声,独自坐着面对着夜灯看书的灰烬。
门外还不知道春雪已经停了,只看到半座山峰挂着残月,小溪上覆盖着冰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清冷的夜晚画面。"虚堂人静不闻更",诗人身处空旷寂静的厅堂,连打更的声音也听不见,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孤寂氛围。"独坐书灰对夜灯",他独自坐着,只有燃烧过的书灰陪伴,映照着昏黄的夜灯,显示出诗人深夜研读或思考的专注。
"门外不知春雪霁",门外的世界悄然变化,春雪已经停歇,但诗人并未察觉,这体现了他的内心世界可能过于沉浸,对外界的变化不太留意。"半峰残月一溪冰",最后一句以景结情,描绘了窗外景象,残月挂在半山腰,溪水冻结成冰,进一步强化了冬夜的寒冷和寂静。
整体来看,这首《夜深》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诗人内心的独白,展现了宋朝文人士大夫在深夜时分的孤独心境和对知识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