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莺》
《莺》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绿柳阴犹薄,黄鹂啭已清。

年年上客处处树头声。

髣髴佳人语,依稀太子笙。

夕阳不足,飞入旧荒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黄鹂(huáng lí)的意思:形容人的口才好,能言善辩。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柳阴(liǔ yīn)的意思:指柳树下的阴凉之处,比喻舒适宜人的环境。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上客(shàng kè)的意思:指高贵的客人或重要的访客。

树头(shù tóu)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的首要地位或领导地位。

太子(tài zǐ)的意思:指皇帝的儿子,也泛指贵族的子弟。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依稀(yī xī)的意思:模糊地看到或记得,不清晰或不确切地知道。

注释
绿柳:形容柳树的颜色为绿色。
阴犹薄:树荫还不浓密。
黄鹂:一种鸣叫悦耳的黄鸟。
啭已清:鸣叫声已经清亮。
年年:每年。
舟上客:乘船的旅客。
处处:到处。
树头声:树梢上的鸟鸣声。
髣髴:仿佛,好像。
佳人:美女,这里比喻美妙的声音。
太子笙:古代贵族子弟所吹奏的笙箫,象征高雅音乐。
夕阳:落日。
听不足:听不够,意犹未尽。
旧荒城:废弃的古城。
翻译
绿色柳树下的阴凉还很稀疏,黄鹂鸟的鸣叫声已经清脆起来。
每年在船上的人们,都能听到树梢上传来的鸟鸣声处处响起。
那声音仿佛佳人的低语,又似太子的笙箫声隐约可闻。
听着夕阳下悠扬的鸟鸣不愿离去,它们飞进了古老的荒废之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莺》,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乘船所闻的黄鹂鸣叫。首句"绿柳阴犹薄"写出了初春柳树的嫩叶和稀疏的树荫,"黄鹂啭已清"则生动地刻画了黄鹂鸟清脆悦耳的叫声。接下来的"年年舟上客,处处树头声"表达了诗人每年都能在舟行中听到黄鹂的歌声,声音从树梢传来,四处回荡。

"髣髴佳人语,依稀太子笙"运用了比喻,将黄鹂的鸣叫比作佳人的轻语和太子的笙乐,增添了诗意的意境。最后两句"夕阳听不足,飞入旧荒城"以夕阳西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黄鹂鸣叫的留恋不舍,以及对时光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感慨,黄鹂的歌声飞入旧城,似乎带走了诗人的一片思绪。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黄鹂的鸣叫,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新凉书怀四首·其二

药物扶持病少苏,残年不恨老菰芦。

潦收溪椴鱼争售,岁乐村场酒易沽。

无日桤林无坠叶,有时燕户有新雏。

秋风剩起扁舟兴,安得州家复镜湖。

(0)

感旧

莫笑山翁老欲僵,壮年曾及事高皇。

雕戈北出戍穷塞,华表东归悲故乡。

万事固难轻忖度,百年犹有未更尝。

纷纷谤誉何劳问,但觉邯郸一梦长。

(0)

道室杂咏三首·其一

舄化双凫杖化龙,云山回首不知重。

药园夜啸丹台月,酒市秋听紫阁钟。

岂但烟霄随步武,故应冰雪换形容。

小童开户惊奇事,野鹤来巢砌下松。

(0)

游近村二首·其二

被发行歌雪满膺,夕阳顾影乱鬅鬙。

乞浆得酒人情好,卖剑买牛农事兴。

社鼓赛秋闻坎坎,塔灯照夜望层层。

归来闲指乌藤说,个是人间耐久朋。

(0)

游近山

羸病知难赋远游,尚寻好景送悠悠。

乱山孤店雁声晚,一马二童溪路秋。

扫壁有僧求醉墨,倚楼无客话清愁。

残年敢望常强健,到处临归为小留。

(0)

晨坐道室有感

一钵青精便有馀,世间万事总成疏。

手挥弦上乌栖曲,口诵岩间鸟迹书。

丹气初升勤沐浴,芝房未熟饱耘锄。

碧霄腾举人人事,莫恋污渠与臭帑。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