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铜雀妓》
《铜雀妓》全文
明 / 陈束   形式: 乐府曲辞  押[东]韵

铜羽秋风,金楼夜帐空。

舞鸾君讵见,调凤妾犹工。

泪竹愁难灭,采菱歌已穷。

翻怜秦帝宠,骊下许相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采菱(cǎi líng)的意思:采摘菱藕。比喻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机会。

泪竹(lèi zhú)的意思:指哭泣时流下的眼泪,如同竹子一样密集纷飞。

菱歌(líng gē)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悦耳动听。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铜羽(tóng yǔ)的意思:指铜做的羽毛,比喻虚有其表的东西,没有实际价值。

相同(xiāng tóng)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事物在质量、能力等方面相差不多,无法分出高下。

采菱歌(cǎi líng gē)的意思:指一个人在逆境中积极向上,乐观向前的精神状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束的《铜雀妓》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孤独画卷。"铜羽溯秋风",以铜制的饰物随秋风飘动,暗示了季节的萧瑟和人物内心的孤寂。"金楼夜帐空"进一步渲染了华丽的宫殿中空荡荡的景象,暗示了主人公的失落与哀伤。

"舞鸾君讵见,调凤妾犹工",舞鸾和调凤都是古代宫廷中的歌舞技艺,这里借以表达对往昔繁华生活的怀念,以及如今无人欣赏的落寞。"泪竹愁难灭",泪竹象征着愁苦,表达了女子内心深处无法消解的哀愁。"采菱歌已穷",采菱的歌声已经唱尽,寓言了青春易逝,美好不再。

最后两句"翻怜秦帝宠,骊下许相同",通过秦代秦始皇的骊山行宫典故,表达了对秦帝曾有的宠爱的羡慕,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可能与骊山宫中的女子命运相似,同样遭受离弃。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景物和动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女子的哀怨与无奈。

作者介绍

陈束
朝代:明

明浙江鄞县人,字约之,号后冈。幼时颖慧,其父破产延师教之读。稍长,博览群书。嘉靖八年进士。授礼部主事,迁员外郎,改编修。束出张聪、霍韬门,不肯亲附,为所恶,出为湖广佥事。分巡辰、沅,治有声。稍迁福建参议,改河南提学副使。以呕血死,卒年三十三。诗学初唐,与王慎中、唐顺之、赵时春、熊过、任瀚、李开先、吕高称“嘉靖八才子”。有《后冈集》。
猜你喜欢

览游百泉乃遂登麓眺望二首·其二

发鞍憩林木,杖策陟陉岘。

岩连岭参错,洲曲岸回转。

白日丽兰薄,原绿静如洗。

啸台既清峻,行窝更幽缅。

慨念昔时人,瞻望泪巳泫。

薜荔夕摇曳,萝径复谁践。

碑板半磨灭,石门积苔藓。

代异道岂隔,事迈迹空显。

独采石间秀,眷此何由展。

逝鹄无卑音,潜虬厌污浅。

旷哉古今意,难与世人辩。

(0)

鸡鸣篇

宛宛天运周,鸡鸣夜复旦。

疾者寡长寐,思者多寤叹。

癙忧积中肠,绪理一何乱。

众人沓经营,君子乐衎衎。

高山变为陵,深谷化为岸。

愿从詹氏卜,乘槎问河汉。

(0)

妾薄命

兰房宵宴烛舒明,今者不乐岁其征。

岂伊异人惟友生,金杯玉盘殽杂呈。

恃容骄爱各极情,任心属欢密意倾。

美人顾予独目成,舄履杂蹂香泽传。

额瞬目语中意宣,主称千寿客万年。

揽衣起舞体仙仙,燕翻雪回臻极妍。

罗濡縠润汗沾颜,履遗佩绝立未安。

满堂称能灯屡前,金爵弱腕未胜持。

相擎袖遮情语微,促尊前席影齐移。

绣裾珠衱光逶迤,耳后悬瑱何累累。

皎若芙蓉出绿池,赠我彤管亲所将。

车疑马停仍罄觞,德音爱深结肝肠。

醉沉独言犹不忘,归室自解鸣玉珰。

九华流苏鸡舌香,合眼宛在君之旁。

觉来微月鉴空床,起视北斗长阑干。

踟蹰露晞目上山,义成爱施良独难。

悲思叹息泪汍澜,桂人绝代惜玉颜。

情会恩离摧我肝,愿托锦衾终此欢。

(0)

君夷犹

登楼兮送君,日盈盈兮将落,暧茀郁兮带长薄。

居夷犹兮吹间,作巢燕兮既辞,又鸣兮蟪蛄。

纷轩盖兮总总,君胡为兮南都。

若有人兮被杜衡,带薜萝兮蕙缨。

中有怀兮荃不知,临修路兮怅天涯。

怅天涯兮望烟渚,信予美兮谁与。

龙城兮贝阙,君暮趋兮朝谒。

采芳芷兮江中,寄佳人兮天北。

(0)

访客江上作

尚忆当年别,何言此地逢。

乾坤真浩荡,阡陌任衡纵。

妙舞须长袖,幽寻称短筇。

龙江今夜月,知复为谁容。

(0)

至夕观书有感用甲申纪梦韵

诗人空复恼青蝇,黑白人间本自明。

试论当年齐景富,何如千古伯夷名。

悠悠总到閒边熄,赫赫常于静里萌。

斜月西楼见梅影,一枝清傍绮窗横。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