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而后(ér hòu)的意思:表示某种行动或事件在另一种行动或事件之后发生。
海陆(hǎi lù)的意思:指海洋和陆地,表示广泛的范围或涉及两个不同领域。
汉帝(hàn dì)的意思:指汉朝的皇帝,也用于比喻权力至高无上的人。
横磨(héng mó)的意思:指横向磨碾,比喻经过反复摩擦,磨砺才能变得坚强。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欧风(ōu fēng)的意思:指西方风格或欧洲风情。
蹂躏(róu lìn)的意思:蹂躏指肆意践踏、摧残,毫不顾忌地伤害或侵犯。
三朝(sān cháo)的意思:指皇帝在位的三个朝代,也可比喻一个人担任某一职位的时间长久。
十万(shí wàn)的意思:指数量众多,形容数量非常庞大。
叹息(tàn xī)的意思:
[释义]
(动)〈书〉叹气。
[构成]
动宾式:叹|息
[例句]
说到伤心处;她叹息不止。(作谓语)
[同义]
叹气先声(xiān shēng)的意思:先声指的是在开始阶段就显示出声势或取得优势,预示着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虚语(xū yǔ)的意思:
(1).假话;空话。《列子·周穆王》:“古之真人,其觉自忘,其寝不梦,几虚语哉。” 汉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臣闻‘忠无不报,信不见疑’,臣常以为然,徒虚语耳。” 南朝 梁 江淹 《诣建平王上书》:“下官闻‘仁不可恃,善不可依’,谓徒虚语,乃今知之。” 明 刘基 《发普济过明觉寺至深居记》:“人言天下名山水,多为浮屠所占,岂虚语哉?”
(2).不用典故的语句。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近 任昉 、 王元长 等,辞不贵奇,竞须新事,尔来作者,寖以成俗。遂乃句无虚语,语无虚字。”自持(zì chí)的意思:自己克制,不依赖他人。
-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郑国藩所作,名为《王逸叟以喜闻增海陆军诗见示次原韵寄和》。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军事力量增强的喜悦之情,并且在欣喜之余,也流露出对国家实力与实际效能之间差距的忧虑。
首句“亚雨欧风强自持”,描绘了国家在面对外来的风雨(比喻外来压力)时,依然能够坚强地自持,展现出国家的坚韧与自信。接着,“忽闻海陆已添师”一句,点明了国家军事力量的增强,暗示了国家在军事上的积极行动和进步。
“谁将汉帝三朝略,来续周王六月诗。”这两句运用了历史典故,通过对比汉帝与周王的治国策略,表达了对当前国家政策与历史经验相结合的期待,同时也暗含着对国家未来发展的思考。
“诚有先声而后实,但愁弱干不强枝。”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对国家军事力量增强的复杂看法。一方面,国家的声威与实力提升是值得肯定的,但另一方面,担忧的是国家的实际军事能力是否能与声威相匹配,担心国家的根基(比喻为“弱干”)能否支撑起强大的枝叶(比喻为“强枝”),体现了诗人对国家长远发展的深思熟虑。
最后,“横磨十万徒虚语,叹息胶民蹂躏时。”这两句表达了对国家军事力量增强后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的担忧。一方面,国家虽然在军事上有所准备,但若不能妥善应对,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和混乱(“横磨十万徒虚语”),另一方面,诗人对当时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困苦的现状表示了深深的忧虑和叹息。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对国家军事力量增强的乐观态度,又深刻反思了国家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