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徐 京 伯 通 判 北 征 诗 卷 宋 /戴 复 古 一 襟 忠 谊 气 ,数 首 北 征 诗 。,
不 许 公 卿 见 ,徒 为 箧 笥 奇 。衔 枚 冲 雪 夜 ,击 楫 誓 江 时 。此 志 无 人 共 ,愁 吟 两 鬓 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征(běi zhēng)的意思:北征是指向北方出征,征战北方。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不许(bù xǔ)的意思:不允许,禁止
愁吟(chóu yín)的意思:形容忧愁、忧虑的样子。
公卿(gōng qīng)的意思:指官员,特指高级官员。
击楫(jī jí)的意思:划船时用力划桨,以推动船只前进。比喻积极努力,奋发向前。
箧笥(qiè sì)的意思:指文书、文件等积存的很多。
誓江(shì jiāng)的意思:指立下誓言,发誓要完成某项艰巨的任务或克服困难。
无人(wú rén)的意思:没有人,没有人照料或管理的状态
衔枚(xián méi)的意思:指人们在行动或言语中隐晦地表示某种态度或意图。
忠谊(zhōng yì)的意思:指忠诚和友谊。形容人之间忠心耿耿,情谊深厚。
击楫誓(jī jí shì)的意思:指在重要的场合下,以击船楫为誓,表示决心和坚定意志。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对友人徐京伯通判北征诗卷的评价和感慨。诗中表达了对徐京伯忠诚义气的赞赏,他通过北征诗展现了坚定的志向和才华。然而,诗中的"不许公卿见"暗示了徐京伯的才情并未得到权贵们的赏识,只能被珍藏在箧笥之中,视为奇珍。诗人描绘了徐京伯在雪夜中行军的场景,以及击楫发誓的决心,展现了其英勇无畏的精神。最后,诗人感叹这份志向无人能共,只能独自在愁苦中低吟,表达了对友人孤独境遇的同情和共鸣,以及对北征壮志未酬的惋惜。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