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君从于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辄依高韵继成五章·其一》全文
- 注释
- 宜春:指宜春这个地方。
果结:果实累累。
洛阳枝:比喻来自远方的佳品或贵客。
耆明:年长而明智的人。
会客:宴请宾客。
轻舟:小船。
芦岸:芦苇丛生的河岸。
香粳:清香的粳米。
鲜鲙:新鲜的鱼片。
雅相宜:非常适宜,文雅之选。
- 翻译
- 宜春的果实结出洛阳的枝头,恰逢年长明达的好时节来宴请宾客。
再引一条小船停靠在芦苇岸边,清香的粳米和新鲜的鱼片非常适宜这样的雅集。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宜春时节,洛阳城中果实成熟的生动画面。"宜春果结洛阳枝"一句直接勾勒出季节与自然景物的结合,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而“正遇耆明会客时”则透露出诗人在这个美好季节中邀集宾朋,共享天伦之乐。
“更引轻舟倚芦岸”一句,展现了诗人在这欢聚时刻,还有意无意地驾起小舟,靠近芦苇丛生的河岸。这里既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隐含着诗人对闲适生活情趣的享受和追求。
“香粳鲜鲙雅相宜”则通过对水中鱼类("鲜鲙")和果实的赞美,表现了食物与季节之美的完美结合。这里的"香粳"可能指的是金橘的清新香气,而“雅相宜”则表达了一种自然与人间生活的和谐统一。
整首诗通过对宜春时节中洛阳城果实成熟、邀集宾朋共赏以及驾舟近岸享受自然美景等情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