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似嵇康初不锻,閒于陶令更无琴。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鬓毛(bìn máo)的意思:指额角两侧的头发,用来比喻年龄。
朝事(cháo shì)的意思:朝廷的事务,指政治事务或朝庭之事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南朝(nán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系列朝代,特指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个朝代。
霜侵(shuāng qīn)的意思:指寒露时节,霜冻开始侵袭大地,形容天气寒冷。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图书(tú shū)的意思:指书籍、图书馆等与书有关的事物。
五世(wǔ shì)的意思:五世代表了五代,指代时间的长久。形容某种传承或延续已久的事物。
萧然(xiāo rán)的意思:形容冷清、寂寞无人的样子。
雪霜(xuě shuāng)的意思:形容寒冷冰冻的天气。
越吟(yuè yín)的意思:指诗人在吟咏时,情感激发,越吟越发自然流畅。
- 注释
- 棕篱:棕榈和芭蕉构成的篱笆。
越吟:指越地的诗歌,可能指古越国或南方的文化。
嵇康:三国时期魏国的名士,以懒散著称。
陶令:陶渊明,东晋时期的隐士,以闲适生活闻名。
南朝事:指南朝的历史故事或文化。
北客:指来自北方的游子或移民。
五世图书:家族传承的书籍。
雪霜侵:比喻岁月的侵蚀,暗示年老。
- 翻译
- 棕榈和芭蕉的篱笆下藏着秋天的阴凉,睡醒后我悠闲地学习着越地的诗篇。
我像懒散的嵇康,懒得去打铁,比闲适的陶渊明连琴都不弹。
连孩子们也熟悉了南朝的故事,清风明月似乎理解我这北方客的心情。
祖传的书籍陪伴着我,希望它们能抵挡住岁月的侵蚀,不让白发过早染霜。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适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首句“棕篱蕉落贮秋阴”以棕篱和凋零的香蕉营造出秋日阴郁的氛围,暗示诗人寓居之处的宁静与寂寥。次句“睡足萧然学越吟”则写出诗人慵懒中带着一丝文人雅兴,效仿越地的吟唱,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懒似嵇康初不锻,閒于陶令更无琴”两句,诗人自比为东晋名士嵇康,虽然懒散少动,但并不乏高雅情趣,甚至比陶渊明更加清闲,无需抚琴自娱。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人士大夫生活方式的认同。
“儿童亦习南朝事,风月应怜北客心”写到连儿童也熟悉南方的历史故事,而诗人身处北方,却能感受到风月间的共鸣,表达了他对故国文化的怀念以及异乡客居的孤独感。
最后两句“五世图书幸相逐,鬓毛未许雪霜侵”则是感慨家传的图书陪伴左右,尽管年华老去,但诗人仍坚守内心,不愿让岁月的风霜侵染自己的精神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闲适中的忧郁情怀,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渡连圻诗二首·其二
连圻连不极,极望在云霞。
绝壁无走兽,穷岸有盘楂。
纠纷上巃嵷,穿豁下岩岈。
鱼游若拥剑,猿挂似悬瓜。
阴岸生驳藓,伏水拂澄沙。
客子行行倦,年光处处华。
石蒲生促节,岩树落高花。
暮潮还入浦,夕鸟飞向家。
寓目皆乡思,何时见狭斜。
仰赠从兄兴宁寘南诗
家世传儒雅,贞白仰馀徽。
宗派已孤狭,财产又贫微。
栖息同蜗舍,出入共荆扉。
松笔时临沼,蒲简得垂帷。
幸逢四海泰,日月耀增辉。
相顾无羽翮,何由总奋飞。
一朝异言宴,万里就暌违。
远江飘素沫,高山郁翠微。
相思对淼淼,相望隔巍巍。
死灰终不然,长岑且未归。
当怜此分袂,脉脉泪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