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靳尚庙》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楚 靳 尚 庙 宋 /杨 备 旧 罗 鱼 腹 葬 灵 均 ,竞 渡 如 飞 不 救 人 。天 意 明 知 谗 口 毒 ,果 遭 天 谴 作 蛇 身 。
- 翻译
- 屈原被投入汨罗江,鱼儿吞食他的遗体,人们奋力划船竞赛却无法救他。
上天似乎明白邪恶小人的恶意,最终让他遭受报应,化身为蛇。
- 注释
- 汩罗:汨罗江,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
灵均:屈原的字,这里指代屈原本人。
竞渡:赛龙舟,端午节的传统活动,纪念屈原。
天意:古人对命运或自然界的解释,认为有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
谗口:指小人的诽谤和恶语。
毒:形容恶语的恶劣影响。
天谴:古代认为神明对人的惩罚,这里是上天对屈原的报复。
蛇身:比喻屈原遭受的变形惩罚,象征着他的不幸遭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历史故事的隐喻,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良遭遇不幸、奸佞得势的愤慨之情。首句“汩罗鱼腹葬灵均,竞渡如飞不救人”中,“汩罗鱼”出自《左传·宣公十七年》:“楚人以漆为鲛,以欺天下。”这里指的是楚国用漆涂鱼骗取民众的信任,而“灵均”则是楚国大夫灵均之名。诗句通过形象地将灵均比作被葬于汩罗鱼腹中,表达了对忠良遭受不公待遇的哀叹。
接着,“竞渡如飞不救人”进一步强调了在危难时刻,人们的冷漠与自私。这里的“竞渡”,意指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争相渡河,但却无人愿意伸出援手去救助那些处境困顿之人。
第二句“天意明知谗口毒,果遭天谴作蛇身”则是对历史故事的隐喻。其中,“谗口毒”指的是用花言巧语蛊惑君心、危害忠良的奸臣,而“果遭天谴作蛇身”则出自中国古代传说,意指那些作恶多端的人最终会受到天罚,变成卑贱之物,如蛇。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提炼和艺术加工,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良不幸、奸佞得势的深切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作者对于正义与道德的坚定信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乡余文明劝之以归
一别高人又十年,霜筋雪骨健依然。
席门未害车多辙,斗酒尚能诗百篇。
苍狗白衣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
故山松菊平安在,何日归欤解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