棂风随絮入,隙月带云零。
煖霭寒犹重,秋声夜不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石窗的独特魅力。诗人以“凝厌绮疏尘,玲珑沓数棂”开篇,将石窗的精致与清雅之气跃然纸上,仿佛那玲珑剔透的窗户在尘世中独守一份宁静。接下来,“棂风随絮入,隙月带云零”,生动地描绘了风吹过窗户时,如同雪花般轻盈的景象,以及月光透过缝隙,与云朵交织出的朦胧之美。诗人进一步以“煖霭寒犹重,秋声夜不扃”来表现夜晚的静谧与深沉,即使寒冷依旧,但心灵却在温暖的氛围中得到了慰藉。最后,“扫除平整处,欲了客儿经”,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一片清净之地,放下尘世的烦恼,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沉忧如积痾,纡郁剧焚燎。
深在膏肓间,异镜谅难照。
往圣垂方书,万病皆有疗。
独兹莫措手,浑沌无朕兆。
尝闻达人言,扫涤酒其要。
呼妻倒空罍,数斟饮辄釂。
顿觉胸次豁,岂怀酗酣诮。
颓然百虑忘,浊醪信为妙。
昔闻读书泮池上,一室临池颇虚旷。
室边面面种梅花,惟爱寒香来纸帐。
有时雪后天复晴,皎皎夜月当轩楹。
梅花雪月共一色,室中湛若冰壶清。
欣然把书映雪读,雪光照书同秉烛。
况兹素月复流辉,四壁荧荧如削玉。
一从钱塘徙畿甸,擢科入侍金銮殿。
时看雪月宛犹昨,只有梅花苦难见。
当时此室名雪窝,别后相思魂梦多。
月华雪色谅依旧,南枝消息今如何。
已知襟怀尚清景,雪消月落空梅影。
有待枝头结实成,试作和羹为调鼎。
幽人昔隐清溪滨,溪中流水光粼粼。
常时濯足风湍晓,几度荡桨烟波春。
高怀对此真澹泊,啸咏沧浪心独乐。
竹寒沙净小窗幽,酒醒梦回月初落。
幽人乘化知几年,溪边胜景还依然。
临流有客想芳躅,况复胤嗣多才贤。
当时品题遗翰墨,展卷悠然仰先德。
谁云杖履迹已陈,文采风流照溪侧。
我亦平生慕胜游,武夷曾回九曲舟。
何当为扫溪头石,坐看一片冰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