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七九皇侃》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其一七九皇侃》全文
宋 / 林同   形式: 五言绝句

儒释本同途,遗经非尔殊。

未应门品胜似尼居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门品(mén pǐ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尼居(ní jū)的意思:指人们在一起居住,互相依靠,共同生活。

普门(pǔ mén)的意思:普遍的门道,广泛的知识。

儒释(rú shì)的意思:儒释是指儒家和佛家两种不同的思想或学派。

胜似(shèng sì)的意思:比起,好像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遗经(yí jīng)的意思:指遗失经书,比喻珍贵的书籍或文化遗产因失传而令人惋惜。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注释
儒:儒家。
释:佛教。
本:本质。
同途:相同的道路。
遗经:遗留的经典。
尔:你们。
殊:独特。
普门品:佛教经典之一,象征普遍慈悲。
仲尼:孔子的别称。
居:教诲,教导。
翻译
儒教与佛教本质上相同,遗留的经典并非只有你们的独特之处。
它并不逊色于《普门品》,更不用说与孔子的教诲相比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所作,主题围绕儒佛思想的相通之处以及经典传承。首句"儒释本同途"表明儒学和佛教虽然源头不同,但追求智慧和道德的本质相似。"遗经非尔殊"进一步强调两者留传下来的教义并非本质差异,都有其独特的价值。

后两句"未应普门品,胜似仲尼居"则通过比较,暗示《普门品》(佛教经典)可能并不逊色于儒家圣人孔子的教诲。诗人认为,尽管普门品可能不如孔子的言论广为人知,但它在精神层面上可能具有更高的境界或更深的内涵。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儒佛思想交融的见解,认为尽管表面上有所区别,但在追求人性完善和道德修养的道路上,二者都是值得尊重和学习的。

作者介绍

林同
朝代:宋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
猜你喜欢

晚秋野兴二首·其二

彻底无能彻骨贫,自怜虚作六朝民。

学因病废捐长日,志与年衰愧古人。

露湿乱萤飞暗庑,霜清饥雀噪空囷。

一生眼境常如此,草赋凭谁问大钧。

(0)

晚泊松滋渡口二首·其一

此行何处不艰难,寸寸强弓且旋弯。

县近欢欣初得菜,江回徙倚忽逢山。

系船日落松滋渡,跋马云埋滟滪关。

未满百年均是客,不须数日待东还。

(0)

晚至新塘

青鞋随意出柴荆,聊向南塘曳杖行。

归鸟已从烟际没,断虹犹在柳梢明。

城头层塔凌空立,浦口孤舟并岸横。

向道有诗浑不信,为君拥鼻作吴声。

(0)

偶得长鱼巨蟹命酒小饮盖久无此举也

老生日日困盐齑,异味棕鱼与楮鸡。

敢望槎头分缩项,况当霜后得团脐。

堪怜妄出缘香饵,尚想横行向草泥。

东崦夜来梅已动,一樽芳酝径须携。

(0)

省事

老去终年卧草庐,事皆省尽略无馀。

尘留鼠迹犹嗔拂,风作瓢声固不除。

兴发旧醅何害醉,诗成拙笔亦堪书。

投床睡美悠然觉,作计今知本不疏。

(0)

春游二首·其二

穷愁终日竟胡为,老健人间自一奇。

每驾柴车游古寺,间骑竹马伴群儿。

登临兰渚流觞地,萧散狐泉冷饼时。

綀布单衣白羽扇,路傍人总道相宜。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