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客(bìng kè)的意思:指病人或患病的人。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答声(dá shēng)的意思:答复声音,指回答或应答的声音。
打鼓(dǎ gǔ)的意思:形容心里忐忑不安,紧张不安的状态。
戴星(dài xīng)的意思:形容某人因为有特殊的才能或成就而备受赞誉和尊重。
丁丁(dīng d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响亮。
伐木(fá mù)的意思:砍伐树木。
篝灯(gōu dēng)的意思:篝灯是指在夜晚点燃的篝火或灯火。在成语中,篝灯比喻辛勤努力的工作,也指夜以继日地学习。
寒春(hán chūn)的意思:指寒冷的春天,形容春季虽然到了,但天气依然寒冷。
口伐(kǒu fá)的意思:指人们互相攻击、诋毁、抨击的言辞。
历历(lì lì)的意思:清晰明了,如实详细。
马头(mǎ tóu)的意思:指事情的开端或起头。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水月(shuǐ yuè)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五云(wǔ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比喻事物的变化多端、不可捉摸。
有情(yǒu qíng)的意思:指有感情、有情义。
自苦(zì kǔ)的意思:自己苦,自己受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行走在乌兜道中的景象与感受,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
首句“马头戴星已历历”,以“戴星”描绘夜晚星空之璀璨,马头所见,星星点点,历历在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洞口伐木犹丁丁”,则将视线转向了山洞入口,伐木声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
“篝灯渡水月争色”,描述了渡过水面时,篝火的光芒与月光相互辉映的情景,色彩斑斓,美不胜收。而“打鼓穿林山答声”,则通过鼓声与山的回响,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活力。
“半愁半病客自苦,欲煖欲寒春有情”,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旅途中,既有对旅途劳顿的愁苦,也有对春天温暖与寒冷交替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最后,“莫说长安今不见,明朝且看五云生”,既是对过去辉煌的长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长安虽已不见,但明天的五云之国(五云驿)将会迎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晚行旅的独特体验,以及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未来的思考与期待,展现了明末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仙华方先生析简斋杏花消息雨声中之句为韵赋山中社雨七章和者四人先生于第四章见及顾未能属和今五十馀年诸老皆已下地先生门人在者惟朱仙仲山年八十矣偶逢春社兴怀存殁追次前韵以抒鄙情·其三
淮阴权奇士,髀肉老始消。
长眉已雪色,頩颜尚红潮。
朋游三数公,于焉共逍遥。
平生经济策,忘言付诗瓢。
至正丁亥春二月起自休致入直翰林夏四月抵京师六月赴上京述怀五首·其五
圆象无停运,日驭转西陆。
原野多归人,翩翩共驰逐。
念昔居閒曹,未老先纳禄。
蒙恩列外监,放浪湖一曲。
薄田皆旧畬,敝庐非新卜。
白首重见招,英游并华毂。
寒松虽复凋,幽兰岂再馥。
宣尼讥患失,伯阳贵止足。
时暮复何言,终期返初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