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素问十六首·其十四》
《读素问十六首·其十四》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用针取工巧用药圣神

伯高不尽言,极艺未易臻。

针法今鲜传,甚于药杀人。

与落庸医手,寡欲全其身。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伯高(bó gāo)的意思:形容人的声音高亢、嘹亮。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工巧(gōng qiǎo)的意思:指工作或技艺上的熟练和巧妙。

寡欲(guǎ yù)的意思:指一个人对物质财富和欲望的追求不多,不贪婪。

尽言(jìn yán)的意思:尽量说话,说尽所有的话。

圣神(shèng s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神圣的气质或超凡的智慧。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庸医(yōng yī)的意思:指没有医术或医术水平很低的医生。

用药(yòng yào)的意思:正确使用药物治疗疾病。

注释
工巧:精细巧妙。
圣神:极其神圣,技艺高超。
不尽言:未能完全表达的精湛技艺。
极艺:技艺的顶峰。
鲜传:很少流传。
药杀人:误用药物可能导致致命后果。
庸医:技术平庸的医生。
寡欲:节制欲望。
全其身:保全自身健康。
翻译
用针的技术精细巧妙,用药的手法被尊为神圣。
伯高(古代名医)有许多未尽之言,达到技艺巅峰并非易事。
如今针灸技术传承稀少,甚至比误用药物更危险。
比起庸医之手,保持淡泊欲望才能保全生命。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医生方回所作,名为《读素问十六首(其十四)》。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中国传统医学特别是在针灸和药物治疗方面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心。

"用针取工巧, 用药称圣神。伯高不尽言,极艺未易臻。"

这里,方回通过“工巧”二字赞扬了中医针灸的精妙技术,同时将中医药物治疗比喻为“圣神”,体现出中医学对自然与人体和谐统一的哲学理念。他还引用古代名医伯高,指出医术之高深莫测,即便是技艺超群的医生,也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其奥妙。

"针法今鲜传,甚于药杀人。与落庸医手,寡欲全其身。"

接着,方回感叹现在真正懂得针灸之术的人已不多见,而且错误使用针灸甚至比滥用药物更为危险。他提到了“庸医”——那些不够格的、缺乏真实医德和医学知识的医生,希望他们能够收敛心性,不致于误人子弟。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方回对传统中医学术的尊重与维护,以及对于医疗行业应有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的强调。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应山道中

荒村篱落树成围,千叠晴云屋上飞。

远水石梁双鹭下,斜阳萧寺一僧归。

虽无脚力寻岩径,尚有心情叩板扉。

伫立沙头寒栗栗,四山空翠湿单衣。

(0)

北征大功告成纪事·其四

銮舆三驾建霓旌,总为苍生致太平。

款塞已闻来万国,受降何用筑三城。

晨回雁碛云迎马,夜渡龙沙雨洗兵。

从此殊方归化域,年年争路贡瑶京。

(0)

家居杂诗

半厦茅堂一亩田,恬然高卧便登仙。

禅心坐我蒲团日,髀肉输人壮盛年。

疏懒不歌招隐赋,经营欲办买山钱。

长林未识何时遂,露湿新秋听晚蝉。

(0)

自桐城至黄州道中杂诗

不是饥驱迫,中途亦可归。

传来三楚信,才解万山围。

野旷栖乌急,峰高过雁稀。

北风吾畏汝,吹作雪花飞。

(0)

烈皇帝御书松风二字顾苓得之某司香遂揭于斋中·其二

天藻奎章阁,芸香处士庐。

不妨南渡讳,为是大行书。

湖海龙蛇地,荆蛮战斗余。

匹夫藏圣迹,草莽恸何如。

(0)

寄讯龚御史翔麟

江桥卜筑意粗安,闻道田居十亩宽。

不使车尘喧户外,尽容山色到檐端。

镫前绿酒双鱼洗,雪后红衣一钓竿。

料得时巡春有信,种花应许上楼看。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