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吹笛(chuī dí)的意思:吹奏笛子。也用来比喻人们无所事事,不务正业。
古恨(gǔ hèn)的意思:古代的遗恨或怨愤。
江北(jiāng běi)的意思:指长江的北岸,也指长江以北地区,一般用来比喻位置、方位或者代指北方。
灵胥(líng xū)的意思:灵活而机智的才智
庙貌(miào mào)的意思:指外表装饰华丽,但内在却空虚无物的现象。
牧竖(mù shù)的意思:指牧竖牛羊,比喻管理和调度下属或部下。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山麓(shān lù)的意思:山脚下,指山的脚下或山脚附近的地方。
胥山(xū shān)的意思:指人山人海,人多如山。
千古恨(qiān gǔ hèn)的意思:指长久以来的仇恨、怨愤。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画面,通过对比与反差,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闾江北接胥山景”,以“闾北”点明地点,暗示此处靠近江边,与胥山相连,营造出一幅山水相依的自然景观。这里的“接”字,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连接,也暗含了人文历史的交融,为后续的历史感埋下伏笔。
次句“山麓灵胥庙貌存”,将视角转向胥山脚下,点出“灵胥庙”,这里祭祀的是传说中的伍子胥,一位忠诚勇猛的古代将领。庙宇的存在,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也是对忠义精神的传承。这一句通过“灵胥庙”的存在,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使得整个场景更加丰富和厚重。
接着,“牧竖不知千古恨”,诗人通过牧童的无知,反衬出历史的沉重与深远。牧童作为乡村生活的代表,他们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与历史的沧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不可逆转性。这里的“千古恨”,既是对伍子胥故事的感慨,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事迹的追忆。
最后一句“日斜吹笛过前村”,描绘了一幅夕阳西下,牧童吹着笛子悠然自得地穿过村庄的画面。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更是在静谧中蕴含着一种对历史的反思与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夕阳的余晖与笛声交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江南水乡的自然美与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当下生活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