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蝉》全文
- 注释
- 垂緌: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清露:纯净的露水。
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
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
疏:开阔、稀疏。
藉:凭借。
- 翻译
-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
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发声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蝉的鸣叫声来表达诗人对高洁之境的向往和赞美。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这两句诗形象地描述了蝉在树梢间饮用清凉的露水,并以此作为能量发出了悠扬的鸣叫声。这不仅展示了蝉生存的情景,也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物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欣赏。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蝉鸣叫声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蝉虽小,却能在高处发声,使声音传得很远,这象征着诗人对高洁、超脱世俗的追求。后半句“非是藉秋风”说明蝉的鸣叫并非依赖于秋天的微风,而是它内在生命力的展现。这也可以被解读为诗人想要传达的是一种不随波逐流、独立自主的人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蝉鸣叫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力强大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