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秋晴。淡云萦缕,天高群雁南征。
醒来旧愁旋生。
暗自(àn zì)的意思:心里想着,私下里做着。
愁人(chóu rén)的意思:令人忧虑、令人烦恼的事物或情况。
从教(cóng jiào)的意思:指开始从事教育工作,成为一名教师。
多情(duō qíng)的意思:形容人感情丰富,多愁善感,容易动情。
风紧(fēng jǐn)的意思:形势紧迫,危机临近。
官名(guān míng)的意思:指官职的名称或官员的名号。
好在(hǎo zài)的意思:幸亏;庆幸;值得庆幸的是。
何时(hé shí)的意思:何时表示询问时间,问什么时候。
黄花(huáng huā)的意思:比喻事物或人的本质已经改变或消失。
缰锁(jiāng suǒ)的意思:比喻束缚人的事物或情感。
景物(jǐng wù)的意思:指自然景物或人工构筑物。
柳翠(liǔ cuì)的意思:形容柳树绿叶的颜色鲜艳美丽。
渌酒(lù jiǔ)的意思:指浑浊不清的酒,也比喻言辞粗俗、不文雅。
满把(mǎn bǎ)的意思:指数量丰富,数量多得无法计算。
名缰(míng jiāng)的意思:名缰是一个用来形容权力或名声的束缚,意味着一个人被权力或名声所牵制,无法自由行动。
南征(nán zhēng)的意思:南征是一个表示向南征战或征服南方的成语。
凄清(qī qīng)的意思:形容寂寞冷清,凄凉无人。
世路(shì lù)的意思:指人生道路、社会环境或人际关系。
同醉(tóng zuì)的意思:指与某人一同沉醉于某种情感或境地。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阳景(yáng jǐng)的意思:美好的景色或景象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朱颜(zhū yán)的意思:朱颜指的是红色的脸色,形容人的面色红润。
这首宋词《八六子·重九即事呈徐倅祖禹十六叔》是晁补之所作,描绘了秋季晴空下群雁南飞的景象,展现了秋天的清新与寂寥。词中通过“淡云萦缕”、“天高群雁南征”等描绘,展现出秋日天空的开阔和大雁迁徙的壮丽画面。接着,词人借“露冷兰红减”、“风紧雕柳翠”表达时光流转,季节更替的感伤,以及夜晚漏声长、梦境易惊的孤寂心情。
“重阳景物凄清”直接点出重阳节的氛围,此时词人感叹岁月流逝,自己何时才能无事,唯有在多情的歌声中寻求慰藉。“朱颜并游同醉”回忆往昔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而现实则是“官名缰锁,世路蓬萍”,表达了对仕途束缚和个人漂泊的无奈。尽管相聚不易,但词人仍借“黄花满把”、“渌酒深倾”来寄托对友情的怀念和对当下片刻欢愉的珍惜。
最后,“醉休醒”与“醒来旧愁旋生”形成对比,表达了词人试图借酒消愁,然而即使醉后醒来,愁绪依旧如旧,流露出深深的哀愁。整体上,这首词以秋景为背景,融入了词人的个人感慨,展现了宋词中常见的怀旧、人生无常的主题。
圣俞一幅书,间我小隐居。
小隐讵有异,筑室数亩馀。
岩壑不峻崒,田园非美腴。
所欲近丘墓,岁时来扫除。
先人梦读史,尊道本圣徒。
绝笔于此诗,子孙无忽诸。
刻石置中堂,且使过者趋。
题榜为服训,义取铭盘盂。
后岭双松亭,径术何逶迂。
下临富春渚,万象生有无。
东偏作草舍,可以施琴壶。
门前碧塘水,万本栽荷蕖。
风来触香气,长著人衣裾。
澄水泱泱流,黍稻可勿枯。
柔桑及美果,种广莫记株。
涧草不识名,野禽多异呼。
坐此易岁晏,自与人世疏。
在昔东陵侯,瓜垄犹亲锄。
杨恽谢九列,种豆南山隅。
余尝有此志,来者安敢诬。
诛茅实张本,解组当后图。
是时考槃赋,从我者骓欤。
近来傅越石,趣尚若不殊。
傥闻丘樊往,不顾升斗储。
如君美才具,日月升云衢。
安敢预招挽,粗自陈其愚。
《答梅圣俞问隐》【宋·谢绛】圣俞一幅书,间我小隐居。小隐讵有异,筑室数亩馀。岩壑不峻崒,田园非美腴。所欲近丘墓,岁时来扫除。先人梦读史,尊道本圣徒。绝笔于此诗,子孙无忽诸。刻石置中堂,且使过者趋。题榜为服训,义取铭盘盂。后岭双松亭,径术何逶迂。下临富春渚,万象生有无。东偏作草舍,可以施琴壶。门前碧塘水,万本栽荷蕖。风来触香气,长著人衣裾。澄水泱泱流,黍稻可勿枯。柔桑及美果,种广莫记株。涧草不识名,野禽多异呼。坐此易岁晏,自与人世疏。在昔东陵侯,瓜垄犹亲锄。杨恽谢九列,种豆南山隅。余尝有此志,来者安敢诬。诛茅实张本,解组当后图。是时考槃赋,从我者骓欤。近来傅越石,趣尚若不殊。傥闻丘樊往,不顾升斗储。如君美才具,日月升云衢。安敢预招挽,粗自陈其愚。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67c6a97737460126.html
崒嵂荆南山,袁令葬其麓。
相传天赐棺,咄咄诳流俗。
令尝成舆梁,天报宜以福。
赐棺信荣矣,毕竟入鬼录。
珠官在岭南,锦官在巴蜀。
盐官与铁官,登载粉简牍。
吾恐古有司,铸铜山之足。
后人讹承讹,官傍妄加木。
政须改铜官,大字镵崖腹。
事有作俑者,并按王乔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