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终莫之胜,羽可用为仪。
去容郭瑀指,来必季卿随。
稻梁原得致,矰缴底须施。
薄汉雁斯后,载旌骑早知。
底须(dǐ xū)的意思:指事物的真实情况或底层的内情。
凫乙(fú yǐ)的意思:指两只野鸭子,形容人或事物相互依偎、互相依存。
观国(guān guó)的意思:观察国家的状况,了解国家的发展和变化。
寄言(jì yán)的意思: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信息或寄托思念之情。
来思(lái sī)的意思:指突然想到,忽然想起。
毳毛(cuì máo)的意思:形容物品质地极为细腻。
三同(sān tóng)的意思:三个相同的事物或者三个相同的特点。
上九(shàng jiǔ)的意思:指处于最高位置或最高级别的人或事物。
天冲(tiān chōng)的意思:形容气势磅礴,威力强大。
言观(yán guān)的意思:言辞和观点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早知(zǎo zhī)的意思:如果事先知道,就能避免麻烦或损失。
这首诗以“鸿渐于陆”为题,借物喻人,表达了对鸿雁逐渐升迁的赞美与期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进阶过程的深刻理解。
首句“懿彼三同鸟”,以“三同鸟”象征着鸿雁的群体特性,强调了它们之间的和谐与团结。接着,“玩兹上九辞”,通过引用古代神话中的“上九辞”,暗示鸿雁的飞翔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高度,展现出其卓越的品质。
“陵终莫之胜,羽可用为仪”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鸿雁的飞行能力,即使面对高山险阻,也无人能及,其羽毛可以作为礼仪的象征,寓意着鸿雁的尊贵与威严。
“胎产则诚幻,天冲㦯有时”则以自然界的规律来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强调了事物发展都有其必然性和规律性,不可强求。
“去容郭瑀指,来必季卿随”运用历史人物郭瑀和季卿的例子,表达了鸿雁在迁徙过程中,能够引领和跟随,象征着领导力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凫乙任呼耳,毳毛岂恃其”通过对比野鸭和鸿雁,强调了鸿雁的羽毛并非依赖外在条件,而是自身品质的体现,寓意着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稻梁原得致,矰缴底须施”则以食物和捕猎工具为喻,说明鸿雁能够自主获取生存资源,不受外界干扰,体现了自立自强的精神。
“薄汉雁斯后,载旌骑早知”将鸿雁比作汉朝的使者,强调了它们在传递信息、维护和平方面的作用,同时也预示着未来的希望与机遇。
最后,“寄言观国者,尚励贲来思”则是对读者的寄语,鼓励人们学习鸿雁的优秀品质,积极进取,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鸿雁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启示,体现了诗人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向往。
昔承上庠乏,莳竹北堂轩。
饬吏勤浸灌,冉冉荣孤根。
日晏到官下,对赏忘尘喧。
海月影宵戺,天风籁晨颠。
去年主人斥,负谤为淮藩。
后来异好尚,欲诿不敢宣。
何幸觏时哲,乃加封殖恩。
千里走书驿,语竹遥相存。
不才好冷局,异日期归旋。
千万屏剪伐,勿令孤愿言。
九扈聊清野,三驱比出畋。
紫云华盖上,玉斗帝车前。
藻卫罗长薄,星枪落晚廛。
旗开龙对舞,骖合雁相联。
鱼贯围中队,风毛仗里天。
寒熊批怒掌,饥鹘下苍拳。
困兽开仁网,良禽献庙鲜。
赐庖飞骑促,劳饮釂烽传。
历览黄图迥,裴回翠帽旋。
迩臣将盛美,吉日继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