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寒 涧 宋 /刘 子 翚 林 间 幽 鸟 吸 枯 槎 ,落 尽 寒 潮 一 涧 沙 。独 林 桥 西 游 子 宿 ,酒 旗 斜 日 两 三 家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寒潮(hán cháo)的意思:指寒冷的天气或寒冷的气候现象。
酒旗(jiǔ qí)的意思:酒旗指的是宴会上用来标志酒楼或酒家的旗帜。引申为宴请客人的意思,也指宴席的盛况和氛围。
枯槎(kū chá)的意思:指被水浸泡过久的木头,因干燥而变得枯朽脆弱。比喻人体衰老或事物衰败。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三家(sān jiā)的意思:指三个家族、三个势力或三个团体。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独木桥(dú mù qiáo)的意思:比喻处境危险,只有一个选择或机会
- 注释
- 林间:树林之中。
幽鸟:隐藏在树林中的鸟儿。
啄:用嘴啄食。
枯槎:枯死或腐朽的树枝。
落尽:全部落下。
寒潮:寒冷的潮汐。
涧:山谷中的小溪。
沙:沙粒。
独木桥:仅由一根木头搭建的桥。
游子:在外漂泊的人。
宿:住宿。
酒旗:酒店或客栈的标志,通常是布制的旗帜上写着‘酒’字。
斜日:倾斜的夕阳。
两三家:只有两三户人家。
- 翻译
- 林中的小鸟啄食着枯木,寒冷的潮水退去,涧底留下了沙粒。
在孤独的木桥西边,游子借宿,夕阳下只有两三户人家挂着酒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林间的宁静图景。"林间幽鸟啄枯槎",表达了鸟儿在树木之间觅食的景象,枯槎指的是干枯的果实,通过幽鸟啄食枯槎,展现出秋天的萧瑟和宁静。"落尽寒潮一涧沙",则描绘了深秋时节河流水量减少,只剩下细沙覆盖河床的情景,"寒潮"二字更增添了一份秋季的凉意。
"独木桥西游子宿",讲述了一位行者在一座孤零零的木桥旁边过夜的情形。这里的"独木桥"象征着远离尘世,寂寞而又有些许凄清的境遇,而"游子"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自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和对远方的向往。
"酒旗斜日两三家",这里的"酒旗"很可能指的是招摇的酒馆标志,它在斜阳下显得分外耀眼。而"斜日两三家"则是说太阳已经偏西,有几户人家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透露出了一天快要结束的氛围。整句表达了行者在黄昏时分寻找栖息之地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骊山歌
君门如天深九重,君王如帝坐法宫。
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
复道连云接金阙,楼观隐隐横翠红。
林深谷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
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
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墟市变。
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人不扫。
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
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
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
由来流连多丧德,宴安鸩毒因奢惑。
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鸣琴泉
昔闻流水操,想见流水音。
况复山泉声,声自如鸣琴。
可笑山中人,强作碧沼深。
暗流不复鸣,遗声杳莫寻。
近闻石钟山,苏辨正古今。
郦元与李渤,地下当噤喑。
惜乎不闻此,使我徒登临。
道人笑谓余,胡不求琴心。
何劳弦上声,况此非徽金。
四逸台
异时常独饮,对月成三人。
已喜三士游,况遇金城辛。
洧渊俯龙室,废台干白云。
委径已就荒,九仞将遂湮。
飘然如四鹤,蹑屐披荆榛。
北冈翻波涛,南岫列嶙峋。
登台与佳名,大笔书苍珉。
占此泉石清,坐使草木春。
诸公廊庙材,我期兹隐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