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贤岂相阨,丁公悔其舍。
宁如我高皇,福寿独褒借。
背主(bèi zhǔ)的意思:违背上级的意愿或指示。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福寿(fú shòu)的意思:福寿是一个合成词,由“福”和“寿”两个字组成。福指幸福、幸运,寿指长寿、健康。福寿的基本含义是指幸福和长寿。
汉祖(hàn zǔ)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始祖,也指自己的祖先。
降名(jiàng míng)的意思:指通过降低自己的名誉或声誉来达到某种目的。
卖国(mài guó)的意思:指出卖国家利益或背叛国家的行为。
茅社(máo shè)的意思:茅社是指古代学者聚集在茅草搭建的小屋子里,进行学术研究和讨论的场所。它也象征着学术交流和学术团体。
名城(míng chéng)的意思:指有名望的城市或地方。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行取(xíng qǔ)的意思:行动并取得所需的东西。
刑赏(xíng shǎng)的意思:刑罚与奖赏,指对罪行惩罚和对功绩赏识。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主者(zhǔ zhě)的意思:指在某一特定领域或事物中具有主导地位或主要责任的人。
此诗《题阙(其十三)》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对权力、忠诚与背叛的深刻洞察。
首句“汉祖提一剑,西行取天下”描绘了刘邦(汉祖)手持宝剑,西征夺取天下的壮举,展现了他非凡的勇气与决心。接着,“所过降名城,畴非背主者”则指出刘邦所到之处,皆能降服名城,未见有背叛他的情况,暗示了刘邦的威望与领导力。
“两贤岂相阨,丁公悔其舍”提到两位贤臣之间的关系,似乎是在说刘邦与丁公之间可能存在的纠葛,丁公后悔当初的选择,暗含了对忠诚与背叛的探讨。接下来,“刑赏在须臾,乃复为名假”强调了权力的瞬息万变,以及在权力游戏中,名利与选择的重要性。
最后,“不然卖国儿,项伯开茅社”对比了刘邦与项伯的行为,前者是被赞颂的英雄,后者则被视为背叛国家的恶人。通过这一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忠诚与背叛的鲜明态度,同时也对权力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宁如我高皇,福寿独褒借”则是诗人对刘邦的肯定,认为刘邦不仅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更在个人福祉与长寿上得到了独特的赐予,体现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叙述,深入探讨了忠诚、背叛、权力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复杂关系,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十年不踏钱塘路,江上晴烟渺轻素。
并刀谁剪秋半帘,夕阳正在西陵树。
对之便欲发浩歌,西风萧萧水增波。
胥涛已入乱山去,木落台空幽思多。
白云在高丘,绿萝在深谷。
中有冥栖士,云萝蔽茅屋。
独抱尚友情,缅遂硕人轴。
古琴时复弹,古书还更读。
逍遥无外事,俯仰长自足。
沮溺耕在野,姜叟钓渭曲。
伊人岂无心,耻衒荆山玉。
将须凤来仪,朝阳满梧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