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晋贤行路皆称张尹有善政》
《过晋贤行路皆称张尹有善政》全文
明 / 李时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试问肩舆者,应知令尹名。

饥羸乐业凶暴横行

犴狱囚系山村颂声

谁言汉卓鲁前史独为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犴狱(àn yù)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无法摆脱、无法自拔的状态。

横行(héng xíng)的意思:指某种势力、行为或现象在某一领域内猖獗、肆意妄为。

饥羸(jī léi)的意思:形容极度饥饿和消瘦。

肩舆(jiān yú)的意思:肩舆是指古代一种由两人扛着的轿子,比喻共同承担责任和困难的意思。

乐业(lè yè)的意思:乐于从事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和乐趣。

令尹(lìng yǐn)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也指临时代理官员的职务。

前史(qián shǐ)的意思:指历史的前期或先前的事情。

囚系(qiú xì)的意思:囚系指被囚禁或束缚,无法自由行动或发展。

山村(shān cūn)的意思:指山中的村庄,形容环境质朴、宁静、幽静。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颂声(sòng shēng)的意思:指赞美、赞颂的声音。

凶暴(xiōng bào)的意思:形容人或动物凶猛暴戾,行为残暴凶恶。

卓鲁(zhuó lǔ)的意思:形容品德高尚,行为优秀,超群出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晋贤之地,百姓对张尹的善政赞誉有加的场景。通过“试问肩舆者,应知令尹名”,诗人以旁观者的视角引出主题,巧妙地将张尹的名声与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接下来,“饥羸俱乐业,凶暴少横行”两句,生动展现了张尹施政后带来的变化:人们生活富足,不再受恶霸侵扰,体现了其治理的成效。

“犴狱无囚系,山村有颂声”进一步强调了张尹的政绩,监狱空无一人,山村传唱着他的美德,展现出一个和谐安定的社会景象。最后,“谁言汉卓鲁,前史独为荣”则以历史典故作结,暗喻张尹的政绩堪比古代贤臣,不仅在民间广受赞誉,也足以载入史册,为后人所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展现了张尹作为地方官吏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以及其对社会带来的积极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张尹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李时勉
朝代:明

(1374—1450)明吉安府安福人,名懋,以字行,号古廉。永乐二年进士。预修《太祖实录》,书成,升翰林侍读。永乐十九年,曾上书反对都北京。洪熙元年,以言事系狱。宣德初复官。官至国子祭酒。卒谥忠文。有《古廉集》。
猜你喜欢

定道德经为六十四章漫书所得八首·其七

治国如烹鲜,取下日趋渊。

治大如烹小,流下时归沼。两不相伤,其德乃长。

神鬼洋洋,降之百祥。两得所欲,其道乃笃。

牝牡相浴,其人似玉。拱璧虽宝,不如此道。

道维物奥,人宜德保。累土毫末,九层合抱。

千里之行,足下非早。为大于细,图难于易。

无为无味,乃无难事。修己以安,尧舜犹难。

圣人无难,慈以胜残。慈故能勇,勇而不踊。

执无兵捧,行无敌恐。下以用人,虽敌可亲。

先人后身,万国皆臣。三宝惟吾把,不敢为先者。

百谷之王海,以其善下也。

(0)

雪诗六首义取六出·其六春光贳

青帝甫相临,阆风引朝驾。

几行玉辂分,一片瑶辉射。

珠源万斛倾,银汉九天泻。

偶同湘竹斑,独使幽丛借。

松高意愈清,草细烟堪藉。

月洞转婵娟,星岩明晓夜。

如露久胚凝,为冰初碾砑。

寒深欲闭阳,气薄仍销化。

始知太皞心,微许春光贳。

且从群吠忙,岂令骚人骂。

(0)

梅花落

雨中遥忆梅花落,梦里时教玉艳分。

东阁数枝愁水部,空庭一片懊参军。

为尔咨嗟长独立,馀香远迩风前入。

气味偏依冷韵留,精神转令寒芬袭。

寒芬冷韵逐谁飞,银缸金鼎耀霜帏。

满面红妆相对出,谁怜白雪少光辉。

以兹感叹为花泣,寄语阳春花下集。

取实和羹自有时,花落花开毋太急。

(0)

咏古八绝·其八文谢异时

孤臣生死总堪悲,文一时兮谢一时。

未得黄冠方外去,先题处士墓前碑。

(0)

胡公铨

盈廷无那妇人多,臣妾江南不愧和。

斩桧一书悬日月,投荒万里重山河。

小朝安能留冈凤,穷海孤宜映斗蝌。

当日千金来卤募,他年十吊又如何。

(0)

晋文渊阁及太子太保愧感有述三首·其三

当年簪笔羡瀛洲,此日天章动碧流。

番岭人才供一代,曲江金镜表千秋。

干戈满目惭迂腐,蝉冕惊心惜赘疣。

自继莱公称北锁,几从范老学先忧。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