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灵随社到,为客寄音迟。
瓢入新城水,舟回故渚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翱在寒食节与友人方行父明中一同前往渌渚舟中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方子仁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观察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联“自食屿云薇,闻君白接篱”,以“云薇”象征高洁之志,而“白接篱”则暗示了友人的身份或生活状态,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谒灵随社到,为客寄音迟”,描述了诗人随祭祀队伍到达目的地的情景,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音讯稀少的感慨,体现了友情的深沉与等待的漫长。
颈联“瓢入新城水,舟回故渚祠”,通过“瓢入水”和“舟回祠”的动作,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水边祭祀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也寄托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思念。
尾联“南衣离火浣,垢敝禁烟时”,以“南衣”、“火浣”、“垢敝”、“禁烟”等细节,描绘了季节变换、衣物磨损的景象,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易,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关心和对相聚时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高岭峻棱棱,细泉流亹亹。
势分合不得,东西随所委。
悠悠草蔓底,溅溅石罅里。
分流来几年,昼夜两如此。
朝宗远不及,去海三千里。
浸润小无功,山苗长旱死。
萦纡用无所,奔迫流不已。
唯作呜咽声,夜入行人耳。
有源殊不竭,无坎终难止。
同出而异流,君看何所似。
有似骨肉亲,派别从兹始。
又似势利交,波澜相背起。
所以赠君诗,将君何所比。
不比山上泉,比君井中水。
早接清班登玉陛,同承别诏直金銮。
凤巢阁上容身稳,鹤锁笼中展翅难。
流落多年应是命,量移远郡未成官。
惭君独不欺憔悴,犹作银台旧眼看。
杖策人扶废病身,晴和强起一迎春。
他时蹇跛纵行得,笑杀平原楼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