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诸颂·其七》全文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三昧诸颂(其七)》,作者为宋代僧人释印肃。诗中以"百纳骨董袋"比喻包容万象的心境,形象地表达了佛教中"三世佛佛佛"的观念,即一切皆可包容,但又能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心性的自由和无边的智慧。"一切莫能入,达此妙纵横",强调了修行者在洞悉宇宙人生真理后,能够超脱于万物之上,自由自在。整体上,这是一首禅意深厚的诗,体现了禅宗对心境与境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子乔再官粤西,兼寄岑溪诸文士
早年弄柔翰,骋怀在四方。
名场不见收,散置淹穷乡。
近益衰且疾,盛志日颓唐。
子今气方壮,欲济有舟梁。
得位足明义,高卑岂复量?
粤西我所游,地远而不荒。
民情昔已谙,再历形尤彰。
所贵变其俗,莫矜折狱长。
离隔虽万里,同心犹一堂。
庶酬平生志,勿结儿女肠。
行行过岑溪,辍棹少徜徉。
士风近如何,吾道应更昌。
为我谢诸生,努力爱春光。
读书期致用,无取虚文章。
湘口感刘子厚
素耽子厚诗,心驰永与柳。
田居侍亲老,远役吾何有?
蓦来非驱迫,万里西南走。
洞庭几惊魂,岳麓重回首。
竟到迁客地,潆洄古湘口。
二水停风雷,澄浤无纤垢。
南涧在何处,遗迹应不朽。
西山望见之,披寻须我友。
如何多叹嗟,转与昔人偶。
名区不遑览,忧心时抱疚。
别离岁当金,迢递月在丑。
柳州行复经,吾将过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