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屋书声》
《雨屋书声》全文
明 / 张宁   形式: 五言绝句

兀坐遗经青灯照寒雨。

风送隔墙声,并入芭蕉里。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芭蕉(bā jiāo)的意思:指人的生活环境艰苦,但品德高尚,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并入(bìng rù)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相同或相关的事物合并在一起,共同成为一个整体。

隔墙(gé qiáng)的意思:指隔离、分隔,形容关系疏远,缺乏交流。

青灯(qīng dēng)的意思:指年轻时期的学习和求学时光。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遗经(yí jīng)的意思:指遗失经书,比喻珍贵的书籍或文化遗产因失传而令人惋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寂寥的夜晚读书场景。诗人独自坐在屋内,阅读着古老的书籍,青色的灯火在寒冷的雨夜中摇曳,增添了几分幽暗与神秘。窗外的风雨声,仿佛被风传送,与屋内的宁静形成对比,却意外地与芭蕉叶的沙沙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独特的和谐。

“兀坐读遗经”,“兀坐”二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专注、孤独的姿态,而“读遗经”则暗示了对古代智慧的追寻和敬仰。“青灯照寒雨”,青灯的微光在寒冷的雨夜中显得格外温暖而又孤寂,这种景象不仅渲染了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

“风送隔墙声,并入芭蕉里。”这句话巧妙地运用了声音的传递与融合,将外界的风雨声与芭蕉叶的摩擦声通过风的作用,引入了室内,使得原本静谧的读书环境变得更加丰富和生动。这种声音的交织,既是对自然界的直接描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微妙联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处、专心致志于阅读的情景,以及外界自然环境与内心情感的相互映照,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富有诗意的意境。

作者介绍

张宁
朝代:明   号:方洲   籍贯:浙江海盐   生辰:1426—1496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猜你喜欢

大儿长孺同罗时清寻凉盐桥

灯火希疏夜向中,追凉只与热相逢。

意行行到新桥上,两岸无人四面风。

(0)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其三

淮山脚下大江横,御柳梢头绛阙明。

览尽山川更城郭,雨花台上太奇生。

(0)

儿啼索饭

饱暖君恩岂不知,小儿穷惯只长饥。

朝朝听得儿啼处,正是炊粱欲熟时。

(0)

二月望日劝农既归散策郡圃二首·其一

荆溪老守劝农归,吏散还从郡圃嬉。

拾得落英才一掬,春风苦向掌中吹。

(0)

二月十四日晓起看海棠八首·其二

初日光殊薄,晴梢露正浓。

真珠妆未稳,更著柳边风。

(0)

钱光禄两张卿退居

七十引年遵礼经,君家何事最为荣。

清朝叔侄同辞禄,归去田园尽列卿。

远近溪山资胜赏,往还舟楫称闲行。

谁知东路贤哉叹,二阮方能继此声。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