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双桨兮刊中流,风与力兮帆无留。
瞥逝鸿兮呵慵虬,芷泣香兮木鸣樛。
宛有人兮山之幽,翠剪字兮旌柔柔。
酒可醺兮蘋可羞,灵不鄙兮摅吾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似孙的《嶀台神弦曲(其一)》,描绘了一幅舟行江中的画面。首句“迅双桨兮刊中流”展现了船行速度之快,如同破浪前行。接着,“风与力兮帆无留”写风力助航,帆影疾驰,毫无停留。诗人运用“瞥逝鸿兮呵慵虬”比喻船速之快,如同鸿雁掠过,慵懒的龙蛇也无法追赶。
“芷泣香兮木鸣樛”则通过香草哭泣和树木摇曳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下来,诗人将目光转向山水,“宛有人兮山之幽”,暗示山中有神秘人物,而“翠剪字兮旌柔柔”则描绘了旗帜在山间飘动的景象,增添了神秘感。
“朝阳澨兮夕阴洲,月不动兮雪霜浮”描绘了日出日落的景色,月光静照,雪霜覆盖,更显宁静与冷寂。最后,诗人期盼与神灵相遇,“期灵君兮一徕游”,并希望通过美酒和佳肴来款待,表达内心的愁绪和对神灵的敬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舟行江上为线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神秘力量的向往,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迁客投百越,穷阴淮海凝。
中原驰困兽,万里栖饥鹰。
寂寂连宇下,爱君心自弘。
空堂来霜气,永夜清明灯。
发后望烟水,相思劳寝兴。
暮帆背楚郭,江色浮金陵。
此去尔何恨,近名予未能。
炉峰若便道,为访东林僧。
南地随缘久,东林几岁空。
暮山门独掩,春草路难通。
作梵连松韵,焚香入桂丛。
唯将旧瓶钵,却寄白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