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临横涧断,忽上晚风明。
尚馀飞烬煖,培耔及春耕。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园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惹草荧荧焰,随风烈烈声。”这里写的是春天的野火,它们在草地上蔓延,伴随着呼啸的风声,显示出一种自然界中的原始力量和生命力的旺盛。诗人通过对这种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对大自然中生生不息、勃勃生机的赞美。
“欲临横涧断,忽上晚风明。”这一句则是写诗人想要靠近一条河流,但河水却突然变得湍急起来。接着,晚风吹来,天气变得清朗。这两句增添了一种动态和突发性,给人以意想不到的变化。
“踸踔无潜迹,蒙茸有怒生。”诗中的“踸踔”形容草木丛生的样子,“无潜迹”则意味着这些生长迅速的植物似乎没有被发现或打扰的痕迹。而“蒙茸有怒生”则是说这些草木在春天中以一种几乎可以称之为愤怒般的力量迅猛成长。这两句强调了生命力的爆发和自然界中的竞争。
“尚馀飞烬煖,培耔及春耕。”这里诗人提到了田间残留着未熄灭的火烬,这些火烬虽然小,但依然散发出温暖之气。同时,农民已经开始了春天的耕作。这两句表现出一个循环往复的农业生活,以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生机勃勃、生命力旺盛的深切感受,同时也反映出了农业社会中人与自然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
锦水双龙,鞭风驾霆,来游璧池。
有一龙跃出,精神电烨,一龙战退,鳞甲天飞。
一样轩拏,殊途升蛰,造化真同戏小儿。
时人眼,总羡他腾踏,笑我卑栖。
促装且恁西归。
信自古功名各有时。
但而今莫问,谁强谁弱,只争些时节,来速来迟。
无地楼台,有官鼎鼐,命到亨通事事宜。
三年里,看龙头独露,雁塔同题。
一部周官,学间渊源,山齐得来。
最雄姿直气,不涂脂粉,仙风道骨,不涴尘埃。
万里青云,相期阔步,底事向天门折翼回。
君知否,这白衣御史,卿相胚胎。
时人休用惊猜。
机会到功名节节催。
看蒲质易凋,何如松茂,菊花已老,须是梅开。
万事何难,时来得做,且信天工次第排。
从今去,愿径游璧水,直上兰台。
四海中间,第一清流,惟有可齐。
看平生践履,真如冰玉,雄文光焰,不涴尘埃。
无佑诸贤,纷纷台省,惟有景仁招不来。
狂澜倒,独中流砥柱,屹立崔嵬。
挂冠有请高哉。
但清庙正需梁栋材。
便撑舟野水,出航巨海,有官鼎鼐,无地楼台。
制菊龄高,看萸人健,万顷秋江入寿杯。
经纶了,却驭风骑气,阆苑蓬莱。
一叶新凉,又是西风,吹转素商。
揽玉壶英气,锺为人物,银河精采,融作文章。
司巧天公,搀先七夕,分付天孙云锦裳。
骑龙凤,自九霄飞至,万丈光芒。
早年奏赋长杨。
饱挹尽瀛洲风露香。
问石渠天禄,借将班马,荷山锦水,暂作龚黄。
药省春风,薇垣夜月,合佩仙花侍玉皇。
明年里,饮寿椒何处,宣劝持觞。
万里清风,吹送锦帆,入南浦云。
看拂天旌旆,攀留不住,迷津舸舰,歌舞相迎。
二许家声,三洪地望,今代风流第一人。
蜚英早,合词林视草,书阁翻芸。
飞刍远饷三军。
特借作红莲入幕宾。
把西山暮雨,暂时收卷,荷山明月,小试平分。
苏醒枯鱼,剔除深蠹,个是人间有脚春。
难淹久,看诏催入侍,香案麒麟。
梅笑东风,只两日间,又新岁华。
有玉龟阿母,献三蟠实,蕊宫仙子,飞七香车。
春满虾帘,雪晴鸳瓦,窗户非烟笼翠纱。
萱堂上,看衣翻戏采,觞捧流霞。
君家。
元是仙家。
几度看菖蒲九节花。
来剑池丹井,平分风月,一溪流水,犹泛胡麻。
寿庆千秋,荣封两国,绿鬓犹深杨柳鸦。
长生药,在蓬莱顶上,不必丹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