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长相思·春暮》由清代诗人沈榛所作,描绘了春末时节的哀愁与寂寥之感。
“云悠悠。水悠悠。” 开篇以“悠悠”二字形容云与水的悠长与绵延,营造出一种广阔而深远的空间感,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
“花落青苔触目愁。” 花瓣飘落在青苔之上,触目皆是凋零之景,引发观者内心的愁绪。花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青苔则增添了一分荒凉与冷清。
“悲怀倚画楼。” 在这样的背景下,主人公倚靠在画楼之上,内心充满了悲伤与怀念。画楼作为背景,既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隐喻了主人公内心的复杂情感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蜂意休。蝶意休。” 蜜蜂与蝴蝶的活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但此刻它们似乎也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与活力,这不仅是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达了一种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感慨。
“寂寞风光却似秋。” 春末的景色虽美,却也带着几分秋日的萧瑟与寂寞,暗示了季节的转换与时光的流逝,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东君那可留。” “东君”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象征着春天的力量与生机。然而,在面对自然规律与时间的无情流逝时,即使是春神也无法挽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深深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春暮时节特有的哀愁与寂寥,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沈榛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融合,使得这首词具有了深刻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
男儿堕地,便试教啼看,定知英物。
老去只追风月债,天地应空四壁。
黄石残书,赤松归去,不料头如雪。
子房何信,竟推何者为杰。
醉后一笑掀髯,狂歌拍手,四座清风发。
竹帛功名人安在,去去云鸿灭没。
枣下枯枝,黄金虚牝,此事真毫发。
豪吟轰饮,直须唤取明月。
水调歌头
高云上鹏鹗,大路展骅骝。
天风万里吹上,容易莫遮留。
把酒长亭烟雨,问讯西湖风月,梅老暗香浮。
更尽一杯酒,应忆旧时游。功名事,为霖雨,济川舟。
少试经纶,便尔老去合封侯。
季子他年佩印,庞统行看展骥,竹马候沙头。
富贵逼人甚,快揽黑貂裘。
风流子.赏筝妓崔爱
梨园供奉曲,卿卿解、写入十三弦。
听促弹宝柱,暮催行雨,放娇银甲,春绕飞烟。
可人处、凤声啼玉碎,燕尾点波圆。
宜与画看,徽容妍丽,欲裁诗寄,莺思缠绵。
多情曾相遇,归舟字、梦里尚记游仙。
好倩钿床纤手,移近尊前。
尽何处教吹,玉箫明月,此情追忆,锦瑟华年。
多少旧愁新恨,知为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