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露凝宸感,肃僾动天引。
西郊灭湮掩,东溟起昭晋。
紫阶协笙镛,金途展应朄。
观生识幸渥,睇服惭輶吝。
德润(dé rù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充满善意。
东溟(dōng míng)的意思:形容大海的广阔和浩渺。
浮玉(fú yù)的意思:形容虚名虚誉,没有实际价值。
九德(jiǔ dé)的意思:指九种美德,即仁、义、礼、智、信、勇、忍、恕、孝。
六诗(liù shī)的意思:形容诗词优美动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龙常(lóng ch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常常出现,不断重复。
笙镛(shēng yōng)的意思:形容乐声悠扬,动听动人。
生识(shēng shí)的意思:指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而获得的知识和认识。
霜露(shuāng lù)的意思:霜和露是自然界的两种现象,霜指寒冷季节夜晚空气中的水汽结晶,露指早晨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液体。成语“霜露”比喻时机、机会或境遇。
玉轫(yù rèn)的意思:指美玉的颈部,比喻美人的颈项。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谢庄所作的《烝齐应诏诗》。诗中以“霜露凝宸感”开篇,描绘了秋日霜露凝聚的景象,寓意着君王的恩泽如霜露般降临,给臣民带来温暖与滋润。接着,“肃僾动天引”则表达了对君王的敬畏之情,以及君王的旨意如同天命一般不可违抗。
“西郊灭湮掩,东溟起昭晋”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西郊的沉寂与东海的光明进行对比,象征着君王的恩泽能够照亮黑暗,带来光明。接下来,“舞风泛龙常,轮霞浮玉轫”描绘了君王的威仪如同龙舞风行,光彩照人,犹如轮霞浮于云端,美轮美奂。
“紫阶协笙镛,金途展应朄”则进一步赞美了君王的礼仪与德行,如同紫阶上的音乐和谐,金路上的应许显明。最后,“方见六诗和,永闻九德润”表达了对君王德政的颂扬,希望君王的德行如同诗歌般和谐美好,永远滋润人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比喻,展现了对君王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君王德政的期待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