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荔枝三首·其二》
《荔枝三首·其二》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封开玉笼鸡冠湿,叶衬金鹤顶鲜。

想得佳人启齿翠钗先取一双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衬金(chèn jīn)的意思:指在黄金或其他贵重金属上镶嵌或贴附上薄片金子,以增加其华丽或价值。比喻为了提高某物的品质或价值而在其表面加上华丽的外观。

翠钗(cuì chāi)的意思:指女子戴在头上的翠色发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女子。

鹤顶(hè dǐng)的意思:指头顶上长有白发,像白鹤的头顶一样。

鸡冠(jī guān)的意思:鸡冠是指鸡头上的红冠,用来比喻高高在上的地位或者显赫的名望。

佳人(jiā rén)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也可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色。

金盘(jīn pán)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或重要的东西。

启齿(qǐ chǐ)的意思:启齿指开口说话,表示开始讲话或启动对话。

一双(yī shuāng)的意思:一对、一副

玉笼(yù lóng)的意思:比喻美女被囚禁或束缚在家中,不能出外自由行动。

注释
玉笼:精致的笼子,可能指装鸡蛋的容器。
鸡冠湿:鸡蛋壳上带有露水,形容新鲜。
叶衬:用叶子托着。
金盘:金色的托盘,可能用来盛放食物。
鹤顶鲜:鹤的头部颜色鲜艳,可能象征高贵。
佳人:美丽的女子。
微启齿:轻轻张开嘴。
翠钗:绿色的发钗,古代女性饰品。
一双悬:取下两根发钗。
翻译
打开精致的玉笼,鸡蛋还带着露水,
绿叶托着金盘,仙鹤的头顶显得格外鲜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席,通过对食物和器皿的精致描写,展现了当时宫廷或贵族生活的奢华与繁复。开篇“封开玉笼鸡冠湿”一句,既形象地表现了鸡肉经过精心烹饪后恰好从玉制的蒸笼中取出,鸡冠部分因蒸气而微湿,更添几分诱人欲滴之感。紧接着“叶衬金盘鹤顶鲜”则是对盘中的菜肴进行描绘,不仅使用了金质的盘子,而且还特别强调了菜肴摆放的艺术性,其顶端呈现出如鹤顶般的新鲜与高雅。

诗的后半部分“想得佳人微启齿,翠钗先取一双悬”则转向宴席上的女性,通过她的动作来传达一种期待和挑逗。这里的“佳人”通常指的是宴会中的女主人或侍女,她微启红唇似乎是在等待着什么,而诗人则是急不可待地想要取下那对翠绿色的钗(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来悬挂起来,既展现了宴席上的活跃气氛,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迫切和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在物质描写上达到了极致,而且还巧妙地将宴会中的情感交流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既奢侈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乱后寄兄·其一

长剑何人倚太行,毡裘入市似驱羊。

怒降白起不仁赵,死守裴侯无负唐。

可柰昆炎焚玉石,更堪蜀险化豺狼。

紫荆犹是阶前树,风雨何时复对床。

(0)

用赵之美留别韵·其二

长短亭中送别时,问君东去复何依。

今宵明月三人共,来日红尘一骑飞。

倾盖莫嫌相见晚,断弦惟恨赏音稀。

天涯尽道还家好,笑我虽归似不归。

(0)

宣差射虎

北原风劲霜草枯,草閒出没藏于菟。

眈眈来此被谁驱,不防邂逅冯妇车。

将军胆气勇有馀,手中笑撚金仆姑。

等闲如射兔与狐,两眼错莫精光无。

深山大泽失所居,或撩汝头编汝须。

可怜肉食无远图,伎俩不及黔之驴。

(0)

成之夜谈省庭新事

伟哉青云器,底蕴莫能见。

开口论利害,坐客服雄辩。

汪汪江海量,气不许黄宪。

从来布衣愿,一掷轻百万。

投瓜必报琼,岂望在焚券。

虽承雨露恩,慷慨辄自献。

与其便于已,孰若于国便。

盖尝推此心,天下欲兼善。

儒家惟有孟,日夜讲不倦。

傥以利为利,请看货殖传。

(0)

山行四绝·其四

玉柱峰前紫翠堆,道人架竹引泉来。

穿云络石无人见,下赴龙门作怒雷。

(0)

题李平父画黄山蹇驴诗图二首·其二

三十年前济水东,诗人曾识蹇驴翁。

而今画出推敲势,却恐相逢是梦中。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