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缆听潮落,张帆趁晓开。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黄 尚 书 之 江 西 明 /陈 汝 言 驿 路 花 如 雾 ,春 江 水 似 苔 。尚 书 今 日 去 ,从 者 几 时 回 。解 缆 听 潮 落 ,张 帆 趁 晓 开 。相 思 南 浦 上 ,明 月 满 苏 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江(chūn jiāng)的意思:春江指的是春天的江河,是形容春季景色美丽、生机勃勃的意象。
从者(cóng zhě)的意思:指服从别人,为别人服务的人。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解缆(jiě lǎn)的意思:解除限制或束缚,摆脱困境。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南浦(nán pǔ)的意思:指江南地区的温暖和繁荣。也形容地方繁华,人口众多。
尚书(shàng shū)的意思:指古代官职,掌管文书、文件的官员,也泛指书籍、文书。
苏台(sū tái)的意思:指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得不到磨砺,容易变得懒散、软弱。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驿路(yì lù)的意思:指旧时驿站的道路,也比喻官道或交通要道。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陈汝言的《送黄尚书之江西》描绘了一幅春天送别的画面。首句“驿路花如雾”,以比喻手法写出沿途繁花似锦,如轻雾般朦胧,烘托出春天的生机与离别时的依依不舍。次句“春江水似苔”,进一步描绘了江面碧波荡漾,如同覆盖着一层青苔,增添了离别的沉静与哀婉。
“尚书今日去”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对黄尚书即将远行的留恋。后两句“从者几时回”,暗示了对黄尚书此行的不确定和对友人归期的期盼。接下来,“解缆听潮落,张帆趁晓开”,通过动作细节描绘了送行的场景,船夫解开缆绳,随着潮水落下,乘着拂晓的微光扬帆起航,展现了出行的果断与决绝。
最后两句“相思南浦上,明月满苏台”,将离别的情感升华,南浦是古代送别的地方,而“明月满苏台”则寓言了诗人对黄尚书的深深思念,以及对相聚时刻的遥想,以明月象征永恒的友情和无尽的牵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离别的惆怅,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樊上友人
凤凰览德辉,鷾鸸恋庭宇。
吟诗已戴白,未能参此语。
百川谷口翁,一笑辋川路。
桃红杨柳绿,莺歌蝴蝶舞。
春风吹野水,饮客如渴虎。
夜来作老梦,鸟啼掌中偻。
白驹千五百,乐固不偿苦。
当来渔父湄,慷慨解力处。
宾饯十牛鸣,分寸屐齿土。
何如归霜崖,夜取白石煮。
长孙汲涧水,拾薪三四五。
日出如羊胛,家人皆可饫。
尚方崖赴刘次山馆见过
梅阴踏雨拾落花,鸦鸦溪上来笋车。
插头林隙不敢问,怕是天落山人家。
入门满衣花雨湿,执手无言惟作泣。
十年尘土不可诗,顶破饭颗山头笠。
呼儿剪韭为杯盘,脱套一段春宵欢。
连州政自厌百舌,几语换诗春风寒。
如今尚父何须钓,遇是青山且吟啸。
溪翁说到白发今,前度桃花也陪笑。
故人不解赠马鞭,长吟相送吾庐前。
丁宁传语东道主,记得石鼎新诗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