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纻(bái zhù)的意思:形容言辞或文章深奥难懂。
不违(bù wéi)的意思:不违反,不违背
裁缝(cái feng)的意思:裁缝是指做衣服的工匠,也泛指从事裁剪、缝纫等工作的人。
当上(dāng shàng)的意思:指某人升任或担任某个职位、角色或地位。
调筝(diào zhēng)的意思:
弹筝。 元 张翥 《周昉按乐图》诗:“后来知是调筝手,窈窕傍听曾误否?” 清 黄景仁 《绮怀》诗之六:“小极居然百媚生,懒抛金叶罢调筝。” 郁达夫 《日本竹枝词》之二:“怜他如玉 麻姑爪 ,才罢调筝便数钱。”
东方(dōng fā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也指东方文化。
方将(fāng jiāng)的意思:指将要成为某种角色或担任某种职责的人。
欢笑(huān xiào)的意思:形容非常开心、高兴的笑声。
嘉宾(jiā bīn)的意思:指受邀请的客人或受人敬重的客人。
将明(jiāng míng)的意思:指将要发生的事情已经显露出来,预示着某种情况即将到来。
齐发(qí fā)的意思:指多人或多事同时发生或发出,形容齐头并进,一齐发力的情况。
且复(qiě fù)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或状态尚未结束,还会继续发展或变化。
上春(shàng chūn)的意思:指人年纪大了,却仍然保持年轻的心态和活力。
送意(sòng yì)的意思:送意指通过某种方式传达心意或表达感激之情。
忘归(wàng guī)的意思:忘记回家或迷失归途。
云端(yún duān)的意思:指高处的云彩,比喻高远、飘渺的境界或理想。
钟鼓(zhōng gǔ)的意思:指宴会或庆典上的钟声和鼓声,也用来比喻各种喜庆、热闹的场合。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尊前(zūn qián)的意思:在尊贵的人面前,表示恭敬和敬仰。
- 鉴赏
这首《白纻歌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场华美的宴会场景。诗中以“兰陵白纻色胜银”开篇,运用比喻手法,将白纻的色泽比作白银,形象地展现了服饰的华美与高贵。接着,“裁缝舞袖当上春”,描绘了舞者身着华服,在春日里翩翩起舞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调筝考瑟宴嘉宾”,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氛围,筝瑟之声悠扬,嘉宾们在音乐的陪伴下享受着盛宴。然而,诗人的笔触并未停留在表面的热闹与奢华,而是深入到了情感层面:“送意尊前未敢亲”。这句诗巧妙地表达了宴会中的情感交流,虽有心意相送,却不敢过于亲近,体现了古代礼仪的庄重与含蓄。
随后,“东方将明乐不违”,随着天色渐亮,宴会即将结束,但乐声依旧不绝于耳,仿佛不愿让这场盛宴就此消散。主人与客人们在欢笑中度过时光,直至宴会结束,客人们也因不舍而忘归。“钟鼓齐发且复希”,钟鼓声响起,标志着宴会的正式结束,但这份欢聚的余韵却久久回荡在空中,如同稀有的珍宝般珍贵。
最后,“矫视云端双鹤飞”,以鹤飞翔的形象作为收尾,不仅寓意着宴会的圆满结束,也象征着美好祝愿与高洁的情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古代宴会的盛况与情感的细腻表达,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文化韵味与审美情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友人
我在越,君在吴,携书邀我游西湖。
我还吴,君适越,遥忆三江共明月。
明月可望,佳人参差。
与君携手西湖上,相思空诵停云诗。
知君去扫严陵墓,祗把清樽酹黄土。
浮云茫茫江水深,感慨空劳吊今古。
孤山山下见陈实,连骑东来踏春色。
湖边千树花正繁,莫持春风吹雪白。
有酒如渑,有肉如陵。鼓赵瑟,弹秦筝。
与君长醉不用醒,何如千秋万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