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月色明亮、花常盛开的梦幻景象,充满了浪漫与神秘的气息。
“月如不夜常称午”,诗人以“不夜”形容月光的明亮,仿佛连午夜都变得如同白昼一般,展现出月光的神奇与美丽。“称午”则赋予了时间一种超脱现实的感觉,暗示着这种月光的明亮并非日常所见,而是某种超凡脱俗的存在。
“花是恒春镇自开”,进一步描绘了花儿在这样的月光下,似乎拥有了永恒的生命力,四季常青,自然开放,不受季节更替的影响。这不仅赞美了大自然的奇妙,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永恒事物的向往。
“绰约云中定谁氏”,这一句转而描述云中的女子,绰约多姿,仿佛是天界仙子,让人不禁好奇她的身份和故事。这里的“谁氏”既是对女子身份的疑问,也是对美好、神秘事物的一种追寻和想象。
“子登徐按八琅来”,最后一句可能是指某人(“子”)在特定的时间或情境下,登高远望,按着某种规律或节奏,带来了八琅(可能是某种象征美好的物品或力量)。这里通过动作和结果,营造出一种仪式感和期待感,暗示着某种美好的事物即将显现,或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构建了一个充满幻想与诗意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永恒和神秘事物的深刻感悟与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酬张太祝晚秋卧病见寄
高才淹礼寺,短羽翔禁林。
西街居处远,北阙官曹深。
君病不来访,我忙难往寻。
差池终日别,寥落经年心。
露湿绿芜地,月寒红树阴。
况兹独愁夕,闻彼相思吟。
上叹言笑阻,下嗟时岁侵。
容衰晓窗镜,思苦秋弦琴。
一章锦绣段,八韵琼瑶音。
何以报珍重,惭无双南金。
同友人寻涧花
闻有涧底花,贳得村中酒。
与君来校迟,已逢摇落后。
临觞有遗恨,怅望空溪口。
记取花发时,期君重携手。
我生日日老,春色年年有。
且作来岁期,不知身健否。
题崔使君新楼
忧人何处可消忧,碧瓮红栏湓水头。
从此浔阳风月夜,崔公楼替庾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