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全文
- 翻译
- 在花丛中席地而坐,兴致多么浓厚,流水与高山的意境跨越了多少个时代。
自从孔子讲学的声音消失后,又有谁能继续传承那遗留的教诲呢?
- 注释
- 花间:花丛中。
膝:膝盖。
兴:兴致。
何深:多么浓厚。
流水高山:流水与高山,常用来比喻高远的境界或深厚的情感。
几古今:多少个时代。
杏坛:指孔子讲学的地方,后世常用来代指教育。
声:声音。
响绝:消失。
继:继承。
遗音:遗留的教诲或智慧。
- 鉴赏
这首诗名为《琴》,作者是宋代诗人易士达。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在花丛中独自抚琴的情景,流露出深深的沉思和对高雅音乐的向往。"花间横膝兴何深",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沉浸在音乐中的忘我之态,而"流水高山"则常用来比喻琴声的意境,暗示着琴音如同高山流水般悠扬深远。"一自杏坛声响绝",杏坛通常与孔子讲学之地相关,这里暗指儒家教化之声的式微,"杏坛声响绝"表达了对传统学问传承中断的感慨。最后,"不知谁解继遗音"表达了诗人对于后继者能理解和发扬这种遗世独立的音乐精神的期待。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琴声寄托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呼唤。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寒夜谣
北风吹天天雨霜,沈沈夜色生横塘。
揽衣忽听双雁翔,月白洲空寒夜长。
丁丁漏滴清川水,孤城倒影波瀰瀰。
一片南山翠自凝,万籁凄凉声不起。
独鹤长唳天风回,沧溟流光仅一杯。
仙山桂树纷户牖,侧身东望空徘徊。
空徘徊,萝叶舞。
长林无人幽径深,白石黏云月方午。
发岩镇蒋生客次赴黄山三首·其三
明晨入西冈,山势反舒缓。
顾见黄山塞,萧条立荒阪。
野庙祀浮丘,空坛草花满。
列壁怒㟏岈,群峰插天断。
迤逦汤泉口,天都缅相眄。
铁光射寒暾,五色颇流眩。
龂腭破混茫,嵚巇蚀苔藓。
崩崖续断冈,回峦绾重巘。
高下互纠缠,峰纹细难辨。
攒攒紫翠丛,纷纷苍壁剪。
仰睇穷九霄,登陟盘百转。
俯首历磴滑,蹑云躬自躽。
言念容成子,胎息炼玄纂。
致勤万乘尊,一旦捐玉馔。
吾生亦何为,局蹐徒中喘。
濯肠沙水温,豁目丹峰瑑。
奈何隔尘凡,永谢轩辕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