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琴》
《琴》全文
宋 / 易士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花间横膝兴何深,流水高山古今

一自杏坛声响绝,不知谁解继遗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高山(gāo shān)的意思:高大的山峰,喻指高度、水平、境界等方面达到极点。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流水(liú shuǐ)的意思:形容水流不断、源源不绝的样子,也用来比喻事物连续不断、不停地发生。

声响(shēng xiǎng)的意思:声音宏亮、洪亮。

杏坛(xìng tán)的意思:指古代文人在杏树下讲学或议论文艺之地。

一自(yī zì)的意思:自己一个人,独自一人

流水高山(liú shuǐ gāo shān)的意思:比喻事物的特点或状况连续不断、层次丰富,形容景物或事物的变化多样、丰富多彩。

翻译
在花丛中席地而坐,兴致多么浓厚,流水与高山的意境跨越了多少个时代。
自从孔子讲学的声音消失后,又有谁能继续传承那遗留的教诲呢?
注释
花间:花丛中。
膝:膝盖。
兴:兴致。
何深:多么浓厚。
流水高山:流水与高山,常用来比喻高远的境界或深厚的情感。
几古今:多少个时代。
杏坛:指孔子讲学的地方,后世常用来代指教育。
声:声音。
响绝:消失。
继:继承。
遗音:遗留的教诲或智慧。
鉴赏

这首诗名为《琴》,作者是宋代诗人易士达。诗中描绘了一个人在花丛中独自抚琴的情景,流露出深深的沉思和对高雅音乐的向往。"花间横膝兴何深",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沉浸在音乐中的忘我之态,而"流水高山"则常用来比喻琴声的意境,暗示着琴音如同高山流水般悠扬深远。"一自杏坛声响绝",杏坛通常与孔子讲学之地相关,这里暗指儒家教化之声的式微,"杏坛声响绝"表达了对传统学问传承中断的感慨。最后,"不知谁解继遗音"表达了诗人对于后继者能理解和发扬这种遗世独立的音乐精神的期待。整首诗寓言性强,借琴声寄托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呼唤。

作者介绍

易士达
朝代:宋

易士达,又署寓言、涉趣(《全芳备祖》前集卷一)、幼学(《全芳备祖》后集卷一一)。有《松菊寓言》(《诗渊》),已佚。 易士达诗,据《全芳备祖》、《永乐大典》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洪光寺

晓色寻山胜,幽怡只此偏。

岩悬垂树迥,磴断杂云还。

信美非尘世,虚疑隔化天。

群峰行欲堕,旷邈识孤骞。

(0)

晚步庭际看归鸟

落照射榕腹,群飞归鸟情。

鹰翔殊意气,爵伺善疑惊。

觅食尝穷日,投栖自远程。

独怀鸥泛适,浩荡易为生。

(0)

吴兴九里石塘即事

路出桑阴尽,澄湖野望赊。

菱歌依岸柳,舟影入芦花。

烟起迷村白,云移见日斜。

异乡风景在,羁客倍思家。

(0)

寒夜谣

北风吹天天雨霜,沈沈夜色生横塘。

揽衣忽听双雁翔,月白洲空寒夜长。

丁丁漏滴清川水,孤城倒影波瀰瀰。

一片南山翠自凝,万籁凄凉声不起。

独鹤长唳天风回,沧溟流光仅一杯。

仙山桂树纷户牖,侧身东望空徘徊。

空徘徊,萝叶舞。

长林无人幽径深,白石黏云月方午。

(0)

净因寺

云破苍茫处,相期入净因。

枯槎僧结腊,黄土佛生身。

绝壁疑无路,闻鸡觉有邻。

一呼群籁寂,片月下玄津。

(0)

发岩镇蒋生客次赴黄山三首·其三

明晨入西冈,山势反舒缓。

顾见黄山塞,萧条立荒阪。

野庙祀浮丘,空坛草花满。

列壁怒㟏岈,群峰插天断。

迤逦汤泉口,天都缅相眄。

铁光射寒暾,五色颇流眩。

龂腭破混茫,嵚巇蚀苔藓。

崩崖续断冈,回峦绾重巘。

高下互纠缠,峰纹细难辨。

攒攒紫翠丛,纷纷苍壁剪。

仰睇穷九霄,登陟盘百转。

俯首历磴滑,蹑云躬自躽。

言念容成子,胎息炼玄纂。

致勤万乘尊,一旦捐玉馔。

吾生亦何为,局蹐徒中喘。

濯肠沙水温,豁目丹峰瑑。

奈何隔尘凡,永谢轩辕辇。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