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张志和渔父图》
《张志和渔父图》全文
宋 / 郑思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到(bú dào)的意思:不足,不到达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翻动(fān dòng)的意思:翻转、翻倒、翻动。形容物体或事物从原来的位置或状态转变到另一种位置或状态。

琉璃(liú lí)的意思:指透明如玻璃、颜色艳丽的东西。

箬笠(ruò lì)的意思:指对人的称颂和赞美。

苕霅(tiáo zhá)的意思:指农田中杂草丛生,耕作困难。

蓑衣(suō yī)的意思:比喻虚伪、伪装。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一钩(yī gōu)的意思:指一把钩子,比喻一种手段或方法。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碧琉璃(bì liú lí)的意思:形容颜色明亮、美丽如宝石的玻璃。

斜风细雨(xié fēng xì yǔ)的意思:形容风雨斜扑的样子,也比喻微小的风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渔父垂钓图景。诗人以“苕霅春深花满溪”开篇,巧妙地将季节与地点融合,展现出一幅春意盎然、花香四溢的画面,溪水潺潺,春花烂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一钩翻动碧琉璃”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清澈的溪水比作碧绿的琉璃,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面在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渔父手中的鱼钩轻轻触碰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的情景,充满了动态美。

“蓑衣箬笠尽有意,不到斜风细雨知”则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意境。蓑衣和箬笠是渔父的标志性装备,不仅体现了渔父的身份特征,也蕴含着他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与尊重。这两句诗通过“有意”二字,赋予了这些日常用品以情感色彩,暗示渔父即使在斜风细雨中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景物与人物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富有诗意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充满生机与宁静的江南春色之中。

作者介绍
郑思肖

郑思肖
朝代:宋   字:忆翁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生辰:1241~1318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佛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猜你喜欢

丙子九月陈村避地三绝

一溪屈曲与山随,要试跻攀脚未衰。
隔岸人家西日外,数株红柿压疏篱。

(0)

次和正仲咏荷花月露二景

天香夜气两交加,艇子欹眠宿妙花。
谁展银泥铺水色,更调汞粉拂霜华。
即空是色非二景,有象无声别一家。
此际含羞花正敛,明朝一片落惊嗟。

(0)

少师丞相国公西磵先生挽歌二首

咸淳无正史,德佑少守欠。
他日修公传,终身作宋臣。
渊明还死晋,商皓本逃秦。
壮士元无泪,西风自湿巾。

(0)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

半映寒溪半映山,不妨朱户借清閒。
诗人带得渠风味,也有香名满世间。

(0)

题王任所藏林逋索句图

隐几何思此意微,鹤眠未熟觑吟机。
踞炉炙脚童全野,应是前村踏雪归。

(0)

自归耕篆畦见村妇有摘茶车水卖鱼汲水行馌寄

田头车水妇,拘水要流通。
乌帽掀炎日,青裙鼓晚风。
翻翻循故步,踏踏似虚空。
听取劳歌意,生身莫嫁农。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