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赏菊和丹山赵使君·其二》
《赏菊和丹山赵使君·其二》全文
明 / 区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上品花应著意栽,野亭相召敢迟来。

秋光亦是难抛掷怀抱从前放开

插帽漫随金宝胜延年再泛紫霞杯

重阳至日连供宴,栗里当年有是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宝胜(bǎo shèng)的意思:指珍贵的东西胜过一切。也可以表示珍贵的胜利。

从前(cóng qián)的意思:从前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的事情或情况。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放开(fàng kāi)的意思:放下束缚,不再约束或限制。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金宝(jīn bǎo)的意思:指珍贵的宝物或财富。

栗里(lì lǐ)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谨慎小心,不敢有丝毫大意。

抛掷(pāo zhì)的意思:抛掷指的是用力投掷或扔掉东西,也可以用来比喻轻率地对待或放弃某事物。

秋光(qiū guāng)的意思:秋天的阳光。形容秋天的景色明亮而温暖。

上品(shàng pǐn)的意思:指品质上乘、高雅精致的物品或事物。

霞杯(xiá bēi)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令人向往的景象。

延年(yán nián)的意思:延长寿命,延续生命。

野亭(yě tíng)的意思:指在野外或乡村建筑的小亭子,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至日(zhì rì)的意思:至日意为直到某个特定的日子或时间。

重阳(chóng yáng)的意思:重阳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也称为重阳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寓意祈求健康长寿。

紫霞(zǐ xiá)的意思:指紫色的云霞,形容景色美丽壮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秋日野亭中赏菊的情景,洋溢着浓厚的自然与人文之美。首联“上品花应著意栽,野亭相召敢迟来”以菊花为引子,表达了对高雅之物的珍视与对友情的重视,即使路途遥远,也毫不犹豫地前来相聚。颔联“秋光亦是难抛掷,怀抱从前又放开”则通过秋光的描写,寓意着时光易逝,人应当珍惜当下,同时暗示着诗人内心情感的释放与开阔。

颈联“插帽漫随金宝胜,延年再泛紫霞杯”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赏菊时的欢乐场景,人们戴着帽子,随兴而动,仿佛在金色的菊花中寻找着宝物,而“延年再泛紫霞杯”则体现了饮酒赋诗的雅趣,寓意着长寿与美好的祝愿。尾联“重阳至日连供宴,栗里当年有是哉”将时间点定在重阳节,与古代文人墨客的传统习俗相呼应,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生活情趣的向往与共鸣,同时也暗含了对当前聚会的满足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赏菊这一主题,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人文情感和社会习俗,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读来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

区越
朝代:明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猜你喜欢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其三

秋日同文馆,抡才又一回。

楩楠输海徼,金玉振岩隈。

富赡看先达,清新畏后来。

百朋行可锡,所乐在多才。

(0)

白云亭

高城顿崇冈,上与白云遇。

昔贤此登临,怀古得佳句。

结亭自何人,岁月更已屡。

古篆仅存名,颓檐飒将仆。

我来访遗踪,环赏惬幽趣。

鸠工扶垫隉,选木换隳蠹。

津梁五道人,悉力愿相赴。

经营未终月,突兀见翚翥。

英英苍梧云,朝莫此屯聚。

时从南山来,倏向高岩去。

去来本无心,虚亭日新故。

因之望故乡,更识亲闱处。

南山互牵情,凭阑目空注。

(0)

玉京洞·其二

东临沧海宴群仙,误入桃源小洞天。

一局残棋销几刻,老龙鳞甲已苍然。

(0)

次韵吴帅题保福壁二首·其一

净瓶犹贮近颁冰,拄杖还扶旧醉藤。

遮莫簪花倩天女,未妨燕坐折谈僧。

(0)

句·其二

铜符方拜新留守,竹马还迎旧使君。

(0)

觅竹示子勉

为觅新篁雪后移,殷勤都莫遣根知。

道人要作骑龙杖,与子相从到葛陂。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